得讀書-《和廢物系統在古代種田》
第(1/3)頁
畢知許根本不知道身邊的“戰友”一時間想了這么多。
她吃了十幾天的燉菜了,二嫂她們做菜也舍不得放油放鹽,味道實在是難以恭維,這段時間吃過最好吃的就是水煮雞蛋了。
“你這里缺不缺什么東西,待會一起置辦了,”畢知許語重心長,“相公,錢可不是省出來的,是賺出來的,身體可是讀書的本錢,你可不能讓自己餓著肚子。”
倒不是關心他,而是畢知許非常清楚讀書人的威力。
四月就要院試了,一旦周敬遠通過院試,中了秀才,那周家也算是脫離平民階層了,大膽地想,這可能還是周敬遠仕途的起點呢。
月慶朝的秀才,可以免除徭役,減免賦稅,見官不拜,如果周敬遠爭氣點,科試的時候成績排在一等前列,還可以每月領取津貼。
院試分為歲試和科試,通過歲試就可以稱為生員,也即秀才。而只有歲試成績為優者,才能繼續參加科試,科試通過,才能參加更高一級的鄉試。
周敬遠腳步一頓。
除了爹娘,所有人都只關心他能不能考上,沒考上的話,又要費多少錢買書本和紙,成親五年,他也是第一次從娘子口中聽到關心他身體的話。
感情的升溫,來自于兩人之間美好的誤會。
等到買東西的時候,便宜相公全程聽從她的意見,還幫著勸爹娘,畢知許內心直接放煙花了。
“大郎大娘,照看好弟弟妹妹,知道嗎?”
周大他們很快就和隊伍分開,到處溜達,看看有沒有人招短工。
大郎已經十歲,每天還是跟著家里干活。“相公,村里的私塾,要交多少束脩。大郎二郎他們不能一直這樣待在家里,得讀書。”
周敬遠苦笑:“家里沒錢。”
村里,人們的進項就是去鎮上找些活干,一天十幾文錢,但僧多粥少,還不是天天有,其次就是賣東西,但是糧食只能賣給糧鋪,價格壓得厲害。
至于賣其他東西?大多數人只愿意以物易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