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讀書-《和廢物系統(tǒng)在古代種田》
第(2/3)頁
束脩要交錢或者肉,錢沒有,肉需要錢買。
畢知許問清楚:“一個孩子的束脩是多少?”
既然娘子要問個清楚,他就如實(shí)答:“村里的私塾一個孩子要交200文或者十斤豬肉,可以一次性給,也可以分三次給。”
畢知許立即在心里換算起來:一個孩子200文,家里六歲以上的娃娃有七個,那一年就是一千四百文,她總資產(chǎn)還有八兩四十五文。
但讀書是大事,她一個人做不了主。“相公,我想讓大郎他們?nèi)ニ桔幼x書。”
周敬遠(yuǎn)知道娘子有錢,但這是周家的孩子讀書,要是用兒媳婦的嫁妝,被人知道了,爹娘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娘子,這事得和爹娘他們說。”孩子的爺奶爹娘都不介意的話,也成。
行吧,聽語氣,周敬遠(yuǎn)是贊同的,只是苦于沒錢。沒關(guān)系,她有錢,大不了到時候讓大郎他們立個字據(jù),以后賺錢了還給她就是了。
畢知許還想問,牽著的四娘不愿意了。
“阿娘,你只跟阿爹說話,四娘要生氣啦。”
小孩子說話就是逗人發(fā)笑。
捏捏四娘的小臉,“阿娘帶你們?nèi)ベI糖吃,四娘不要生阿娘的氣好不好?”
四娘看著阿娘:“真的嘛?不要騙四娘哦。”
畢知許捏捏她的小手,應(yīng)承:“當(dāng)然。”沒有忘記其他小孩:“還有五郎,五娘他們,我們家的孩子都有份。”
四娘可開心了,連阿娘都不要了,甩開畢知許的手,噔噔噔地跑向五郎:“弟弟、弟弟,阿娘說買糖給我們吃。”
四娘抬頭瞧瞧大人,發(fā)現(xiàn)阿爹阿娘都在看她,湊到弟弟耳邊,自以為小聲地密謀:“我們分一顆糖吃,留一顆明天吃,這樣我們就可以吃兩次糖啦。”
五郎還贊同地點(diǎn)點(diǎn)頭,毫不吝嗇他的夸贊:“姐姐好聰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