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辰時,三刻-《再死一次就無敵了》
第(2/3)頁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不用,我又不差錢。”
陳先笙取下腰間的錢袋,向她展示里面的數根銀錠。李茹心中慨然,仍想報答對方恩情,停頓片刻后提議道:
“我家商行在炎國還算有些名氣,近日在上京城開了分行。如果公子日后有需要,可以去廣進商行報我的名字。不管什么事情,我們都會竭力完成。”
這回陳先笙沒再推辭,說不定未來會找商行打聽情報,遂拱手道謝:
“財源廣進,廣進商行。以后若有需求,我自會登門叨擾。李小姐,現在天色不早了,你還是快回去休息吧。”
“嗯,你也是。”
陳先笙重拾木筷將盤中牛肉吃光,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到客房休憩。
盡管夜晚溫度驟降,客棧里還是有人在燈影下活動。他們呼出的水汽融進空氣里,消散在黑暗中。風雪在夜幕中咆哮,像在春天來臨前做最后的掙扎。
***
兩日后,晨。
廣進商行的車隊于早上七點抵達上京城外圍,在主干道的右側排起長龍。
陽光斜照在前門巍峨的城樓上,反射出耀人眼目的光。
這里除了炎國商行,還有不少外國的商隊。金發碧眼的人不在少數,異國口音更是此起彼伏,看起來熱鬧非凡。
陳先笙遠瞭前方,發現所有進城的人都會受到盤查。他自知是黑戶,便待在商行的隊伍里沒有離開。無法通關會遭到驅趕,最多關幾天釋放。這樣就不能進城完成尋死大計,有些得不償失。
管家發現后立刻跑去匯報,可得到的答復卻是全力配合。他不敢忤逆李家大小姐的意思,只能硬著頭皮申報。李茹不知陳先笙為何這樣做,經過這些天的接觸,她覺得對方不像是壞人。
城門的守衛手持長戟,頂著早春悶熱的天氣身著重甲。別看這里有官兵把守,但對所有進出的人都是敞開的。
只有遇到皇室或者二品以上大員進出時,才會臨時禁止其他人出入。待儀仗或官駕過去,便又恢復如初。
城門樓右側空地的陰涼處,擺有幾張方桌。六名文吏人手一只毛筆,分別登記人數和貨物。另有商吏查驗商隊的文牒和貨物,最終來這里匯報。經由他們整理數據后,登記在一本總簿上。
檢查外商,比較耗費時間。主要是許多未知物品需要評估風險。要是隨便放進城出了事,可是掉腦袋的罪過。
過了約半個小時,總算論到廣進商行。得知這是送親的隊伍,負責檢查的吏員笑著恭喜。他們象征性地收了幾顆喜糖,沒敢拿更多東西。朝廷明令禁止商吏受賄,再說后面還有官兵監視。
陳先笙隨身攜帶匕首,遇到吏員詢問只說是野外防身之用。這種解釋合乎情理,并未引起對方懷疑。往來商隊別說匕首了,帶刀帶劍都是常有的事。
手機則解釋成鏡子,引得一位商吏稱贊做工精良。由于是關機狀態,對方按鍵檢查沒發現問題便退還了回來。
確認沒有違禁品后,文吏在登記冊上記錄詳情寫下批文,準許隊伍入城。
陳先笙以李家隨從的身份通關,后續在城門口又堵了好幾分鐘。
最終于辰時三刻(即7點45分)通過德明門,正式進入上京城。
進城后管家就不停咳嗽,暗示他這種來歷不明的人趕緊離開。陳先笙明白對方的顧慮,與前來送行的李茹道別:
“李小姐,我們就此別過吧。”
“好,公子保重。”
陳先笙離了商隊往左走,徑直前往上京城西南方向的城隍廟。街道兩側的店鋪雖未開張,但已經掛出各式各樣的彩色燈籠,到處都充斥著喜慶的氛圍。
他步行穿過坊市,在第二個十字路口停下。一位攤販在這里售賣炊餅,裹挾著煙火氣的白煙令人食欲大開。
正好陳先笙沒吃早餐,便花四文錢買下兩個充饑。這玩意兒份量很足,吃一個都飽了。如果上京城都是這樣的物價,他身懷巨款能瀟灑很長一段時間。
望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陳先笙一邊吃著炊餅一邊向攤主打聽道:
“店家,今天怎么這么熱鬧啊?”
“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居然連明天是春燈節都不知道?今晚在仁崇坊還有一場大型燈會,到時候可熱鬧了。你可得去看看啊,要不然太可惜了。”
“嗯,有機會再看吧。”
尋死之路漫漫,陳先笙沒有把話說死。自己來這個世界沒幾天,該享受還是得享受,不能為了尋死而尋死。
他吃完煎餅后穿坊過市,一路向西。在經過行昭坊的石橋后,能明顯感覺到這里的燈籠沒有前幾個坊市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