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辰時,四刻-《再死一次就無敵了》
第(2/3)頁
這云里霧里的傳旨,說了完全等于沒說。許多官員面露疑惑之色,不明白女帝的葫蘆里到底賣得是什么藥。
他們能坐上今天的位置,都知道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既然大太監沒說具體緣由,只有屆時等女帝親自宣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
朝聲方落,人如潮退。
文武百官按照出身、籍貫、師從等各種因素,聚成一個個小團體而行。
出了金鑾殿,一批翰林院的文官簇擁在右宰相石懷仁的周圍。他們順著百米臺階而下,同時裝作不經意地環顧周遭。在確認周圍沒有左宰相和內閣的眼線后,終于忍不住小聲議論道:
“適當陛下口諭,說今晚要宣布重大事情,莫非……她是想退位讓賢?”
“若果真如此,那對我們對太子對大炎來說都是一樁天大的喜事。”
甲午年先帝駕崩,劉蕓奪得皇權并更改年號,就引得許多人不滿。后來發生己酉事變,大家更是敢怒不敢言。
“陛下年紀也大了,已經許久沒有治理朝政。如果在這個時候隱退,或許還能賣個人情安度晚年。”
女帝在位二十年間,不僅將反對自己的勢力連根拔起。就連趙家旁支的親眷子嗣,也被扣上各種罪名處死。使得普天之下,只有她與先帝趙淼生下的趙瑾具備皇室血脈。日后若是太子繼承皇位,這層母子關系就是最好的保命符。
隨行的京兆尹抿了抿嘴唇,猶豫片刻后提出不同意見:
“陛下傳召御醫的頻率不高,怎么也能再堅持幾年。依下官愚見,這回多半要革了左宰相的職。畢竟,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去養心殿侍寢。陛下默許他們貪污這么多年,是時候清算了。”
身旁的官員思考著這種可能性,旋即認可地點點頭,開口提出佐證:
“這番猜測,并非空穴來風。近幾年國庫虧空,銀子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吏部、兵部和工部的賬目,又不需要經我等之手。誰知道周家兄弟,從中貪墨了多少錢財和珍奇異寶?”
“下官也覺得有這個可能,朝廷油水最多的部門都被周家兄弟占了去。他們本是市井小民,承蒙陛下垂愛才爬到宰相之位。還經常在國策上,不顧天下蒼生跟我們唱反調。一旦陛下覺得面首黨尾大不掉,清算自然在情理之中。”
見官員們越聊越上頭,簇擁在人群中央的右宰相石懷仁開口警告道:
“各位,謹言慎行。在左宰相倒臺或重立太子之前,莫要落人口實。”
官員們深以為然,彼此對視后都露出會心的微笑,不再深入延續話題。
這一幕落到工部侍郎裴青的眼里,立馬跑到前面去給左宰相打小報告。
裴青農戶出身,本是炎歷十六年的探花。師從翰林院的副院長,本該算作翰林院一脈。可由于出身卑微,就連寒門子弟都瞧不上他,一直無法升遷。
后來通過舉報同僚結黨營私,得到周易的賞識,這才擢升為工部侍郎。
裴青擁有當狗的自覺,明白自己是枚棋子。只要抱緊周易這根大腿,就算遭其他官員暗中排擠也無所謂。最近還娶了四房太太,小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臺輔大人,他們那些人……”
周易年逾四十五,雖然眼角有些許皺紋,但相貌依舊英俊不凡。
他在官場沉浮二十載,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只知道打樁耕田的少年郎。
聽完下屬打小報告,周易朝石懷仁聚集的方位瞥了一眼,平靜地說道:
“不必理會。”
作為大炎的左宰相,他跟對方斗了這么多年。知道這頭老狐貍口風緊,就算被抓住口實也會裝傻充愣。
與其在意他們的談話內容,還不如揣測一下陛下今晚要宣布什么事。
如今能算得上重大的事情,無非讓太子繼位或是鏟除周家。倘若真要革自己的職,首先得搞清楚為何這么做。是國庫沒錢了,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唯有弄清緣由,這件事才有回旋的余地。
要是坐以待斃,到時候死的可不止他周易一人。弟弟周倉和這些年發跡的周家親戚,都會在這場清算中喪命。
如今能接觸女帝的,只有內閣的宦官們。可這些閹人長居宮內,一不缺錢財二不近女色,要是能收買早收買了。
周易眉頭微蹙,心想得在戌正燈會開始前去一趟養心殿面圣。希望陛下念在多年的管鮑之交上,不要趕盡殺絕。
倏然,他瞪大雙眼。
瞳仁里瞧見內閣首席執筆太監洪安的干兒子,正慌慌張張往宮里跑。聯想到陛下今晚有重大事情宣布,周易不愿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低聲吩咐道:
“追,問清楚出宮做什么去了。”
“臺輔大人,下官遵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