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之間,小幼娘的掌上明珠滿月了,賜名張慕雪,寓意著安寧與美好,凌文還別出心裁,提議讓孩子隨母姓,這份創新在傳統禮教中顯得格外珍貴,尤其是考慮到他自己后來也遵循了相同的道路,改從母姓,這樣的舉動更是引人深思。 在桃花村的另一側,楊雨雨幾乎每日都穿梭于通往張府的小徑上,她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拜訪,內心深處,不過是渴望更多地與張鳴一相遇。 每一次眼神的交匯,都讓她心中的小鹿亂撞。 張鳴一對于楊雨雨,有著不同尋常的情愫,但他總感覺雨雨還太過年輕,于是他以一種溫柔而又略帶羞澀的口吻告訴她:“雨雨,我們現在都還年少,對于愛情的理解不夠深刻。我對你的感情...嗯,讓我們都成熟一些后再來談論這些吧!” 這句話一出口,他的臉頰竟不由自主地染上了緋紅。 楊雨雨聽到這話,嘴角彎成了月牙形,心里像盛開了花,“鳴一哥哥是喜歡我的?雖然我們現在年紀尚小,不過...雨雨愿意等待,等到鳴一哥哥長大,我們再一起規劃未來的日子。” 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期待,而張鳴一沒有言語,只是用溫暖的眼神作為回應,那是一種無聲的允諾。 歲月匆匆,轉眼間,楊雨雨已然是十七歲的花季少女,青春正好。 …… 又是三年的光陰悄然而逝。 張鳴一的才華得到了認可,終于踏入仕途。 機緣巧合之下,順義縣縣令升遷,職位空缺,多虧了安子皓太子的援手,他被委以重任,成為了順義縣的新任縣令。 這不僅僅是權力的象征,更是他報效家國的起點。 “鳴一,真是可喜可賀!順義縣不正是楊小姐的故鄉嗎?而且離城關縣又近,往后你們家人可以常常相聚了!” 譚宇凜在宮門外送別時,由衷地送上祝福,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 “你也同樣值得慶賀,宇凜。有了未來岳父家的支持,你能在京城立足為官。余叔余嬸想必也在忙著準備遷往京城的事宜吧!” 張鳴一回以爽朗的笑聲,兩人的友誼在相互的成就中愈發堅固。 與此同時,譚宇凜在科舉中脫穎而出后,在京城置辦了宅院,且與陸長史家的才女結下了不解之緣,兩人的愛情故事如同春日里的花開,自然而熱烈。 隨著他們婚禮的臨近,余家上下滿心歡喜,紛紛趕往京城,只為見證這樁美滿姻緣。 余娘親一邊收拾行李,一邊喃喃自語:“這孩子,本事見長,連家里都不透露一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