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三吾道:“話雖如此,但武人太過強勢的后果,你可考慮過?” 夏之白搖頭,平靜道:“武人強勢不了。” “為何?”劉三吾蹙眉。 夏之白微微一笑,道:“夫子對昨日宴會上的事,了解的太少了,只聽到武人說朝廷要提高武人的地位,卻沒有聽全,朝廷提高武人地位的背景。” 劉三吾眉頭一皺,靜等著后續。 “朝廷的確要恢復武人的正常名聲,但武人這么多年,其實早就被污名化了,原因有很多,我也不去贅述,而想要武人重新贏得世人信任,又談何容易?僅僅靠立塊石碑就能做到?” “那是不現實的。” “百姓都是現實的,武人實際如何,百姓心中有桿秤。” “不會朝廷說什么,他們就信什么的。” “就以夫子最厭惡的藍玉等武將為例,朝廷說藍玉等武將性格純良,只怕這話傳出去,都沒幾個人會信,而想要重新為武人立名,那勢必要改掉這些,至少明面上不能讓百姓厭惡。” “因而為武人正名的前提,便是要武人自己去做改變,改掉天下人對武人的不好印象。” “而這注定是個長期的過程。” “也意味著。” “對于軍隊的改造,將是持續性的,軍中眼下是有一些害群之馬,也有一些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的狂悖之徒,但這些人哪怕只說出名字,百姓都會畏懼如虎,因而朝廷又豈會放任不管?” “本質上這是一次篩選。” “將過去身上沾惹了劣習、惡習作風的武人,從軍中剔除出去,保留一些做直事、為人正直的武將,讓這些人成為大明軍隊的代表,從而扭轉世人對武人的影響,而且也要不斷整肅軍紀,讓百姓得以真正信服。” “這一批正直的武將才是武人的典范。” “而非現在朝堂這些。” 聞言。 劉三吾心念一動。 他若有所思的看著夏之白,已漸漸琢磨出一些味道,朝廷這是下了一盤大棋。 通過戴高帽的方式,讓武官放松警惕,同時暗中收束武將的行為,讓這些武官有苦說不出,因而嘴是在百姓身上,也是這些武官自己答應的,如今自己做不到,又能怪得了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