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三吾言語真誠,也很率直。 若他只代表自己一人,他倒是敢狠心跟夏之白去試一試,但夏之白是想鼓動整個翰林院,這就是劉三吾不愿接受的了,他一大把年紀了,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自然是不在乎這些,但其他學士呢? 他們還正年輕,風華正茂,豈能早早喋血于此? 夏之白并不意外。 劉三吾大體就是一個趨于保守的人。 尤其是上了年紀,更是不愿輕易涉險,但他卻有自己的辦法。 夏之白笑著道:“夫子,不用這么著急拒絕,翰林院作為儲才之地,如何才能讓陛下知曉才能呢?定然是通過文墨,而能讓翰林學士舞文弄墨的,大多又是朝廷急需解決的事,或者是陛下詢問的事,但夫子也知道,能入陛下眼的文章少之又少,能聞于陛下之耳的學士同樣少之又少。” “絕大多數翰林學士是沒這個機會的?!? “報刊就不一樣?!? “他上面會有一個撰稿人!” “撰寫文章的學士名,都會寫在上面,既然時政不能發表,那做一下時評,總是可行的吧?” “發表自己的見解看法,不涉及什么隱秘之事,好壞都在個人。” “到時我將這些時評,簡單的歸納收集一下,整理成冊,一并呈上去,我相信翰林院、國子監不少學士、學子都會樂意去編纂文章的?!? “再有才華,若無施展的機會,也只能暗嘆懷才不遇。” “我眼下便給這些有才華的人一個機會!” 劉三吾怔怔的望著夏之白。 他無奈的嘆氣一聲,夏之白已做出了決定,再勸說也無意義了,而且他也不認為,其他翰林學士、國子監生,能抵抗得住這個誘惑。 夏之白太懂‘投其所好’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