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胤禛?”康熙喃喃道:“他是烏雅氏所出……對了,烏雅氏的祖父當過御膳房總管,所以胤禛才能活下來!” 這回輪到愛葛妮絲迷糊了:“當御膳房總管和胤禛能活下來有關嗎?” “關系大了!”康熙笑了起來,“李中山的后媽張小玉的父親張老包是御膳房下面的點心房的總管……他和烏雅氏的祖父共事多年,關鍵時刻拉老上司一把,胤禛不就能活了?” 彼得羅夫愣了又愣:“三弟,你這是聽誰說的?我可是看過承恩侯弘歷的《康熙亡國記》的,上面可不是這么說的……上面說是納蘭性德在大清亡國時救了烏雅氏和胤禎,后來納蘭明珠臨死時向李丞相(李中山)求情,李丞相才饒了胤禛,還給他封了個承恩侯。” 原來明珠還有點良心! 康熙點點頭,又問:“那個弘歷是誰?” “那是愛新覺羅宗家的族長,是康熙的孫子,胤禛的兒子。” “孫子……”聽說自己有孫子了,康熙激動得都熱淚盈眶了,“他多大了?” “他啊……”彼得羅夫算了算,“差不多有90歲了吧?” “90歲了?”康熙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孫子都90歲了……這時間過得可真有點快??!他轉念又一想,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90歲……沒幾年活頭了! 不行啊,得趕緊去大明,興許還能見著孫子最后一面! 可是這個大明要怎么去呢? 康熙又開始琢磨了。 他現在有了“老孫子”,暫時也就沒心思琢磨反明復清的事兒——這事兒好像也不太容易!君士坦丁堡的大權不容易篡,而且那里一群常寧的子孫好像都是軟骨頭,一個個都“君堡樂,不思清”,靠他們反明復清真有點難。 不過他康熙的子孫一定有志氣,絕不會忘記恢復祖宗基業的事兒,如果能和他們聯手,希望應該會大一些! 當然,在這之前,最好還能獲得拿破侖的支持…… 這位想要為帝圖皇,就必須建立一番豐功偉業,這就得往恢復羅馬帝國的路子上走。而大明一定不會希望歐洲出現一個統一的羅馬帝國! 所以大明和法蘭西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而從內部搞亂大明的機會,拿破侖應該不會放棄! 在接下去的一路,康熙沒有再深入打聽弘歷和愛新覺羅宗家這些年是如何臥薪嘗膽的,而是和彼得羅夫打聽起了如今歐洲列強的情況,打聽了一路,再加上他從朱玄業那里繼承來的記憶,算是對歐洲的情況比較了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