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千古罵名-《與君歡》
第(1/3)頁
第218章 千古罵名
雍國京都李通古府邸,遠聽寂無人聲,卻見燈火通明。
用麝香和白芷制成的香餅提神醒腦,在銅鼎中徐徐燃燒。
一個頭戴帽兜遮擋面容的男人進屋,摘掉披風深吸一口氣,便從初秋的疲倦中醒過神,凝目看看四周。
到亥時三刻,人就聚齊了。
這些平日在朝堂位高權重的大臣,此時聚在李通古的府邸,也多半是談朝事。
他們自詡為國盡忠,聚在一起并非結黨,而是交流對朝事的見解。
而近日談論最多的,便是王后姜氏。
姜氏結黨營私,竟然讓御史大夫馮劫都為她多次辯護。
姜氏越權亂政,親自為敵國公子送葬,費巨資偷養兵馬。
姜氏蠱惑君心,連累陛下在天湖涉險,又收編魏國殘軍。
姜氏袒護母國,以至于雍軍遲遲未能攻打齊國。
一樁樁,一件件,每說一次,都讓“姜氏”二字生出些令人嫉恨的詭異。
在他們這些人心中,女人有用,用完丟掉也便罷了。
千萬不能讓女人左右了男人的判斷,更不能讓女人得到權力、當家作主。
不然他們這些男人,可往哪兒站?
再加上這些近臣都知道趙政患過重病的事,擔憂若趙政大薨,公子年幼,姜禾作為太后必然會把持朝政。
越想越覺得心驚膽戰。
越想,越覺得不能讓姜禾活。
“眼下已決定先行攻打燕國。”李通古坐在正中間,面色陰郁道,“我等沒能說動陛下。”
“有姜氏在,”另一位朝臣道,“即便說動了,也保不定又會更改。”
“罷了。”另有朝臣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
他們相互看了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那個決斷。
“此事要從長計議,”李通古的聲音更加低沉,“務必要干凈利落。”
“對,”另有人道,“征討燕國齊國的事,說不定還要她出力。”
等所有的仗打完,雍國便不再需要精通兵法的王后。
讓她消失,才有利于朝政,有利于萬民。
銅鼎中的香餅已經燃燒殆盡,余灰散落,像一團模糊不清的山嵐。
雍國大軍還在整裝待發時,姜禾的書信已經送達齊國公子府。
姜賁從朝中回來已是亥時,魏子佩還沒有睡。
她握著姜禾寄來的信,揉捏玄青色的信袋,遲遲沒有先打開看一眼。
魏子佩知道自兄長故去后發生的所有事。因為太清楚,所以她對姜禾沒有苛責或者怨恨。
關于魏國亡國后的善后,姜禾做的甚至比她還要多。
魏子佩如今只有心力關心齊國,而她覺得,楚國滅亡后姜禾送來的這第一封信,或許正關系著齊國的生死存亡。
難道真的到了那個時刻嗎?
下一個,是齊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