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45章 無責任番外九-《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1/3)頁

    張湯身后有個貨架,  最早放他和主父偃吃的用的。如今上面全是一些可以賣的書稿。

    小劉進推開父親往外跑。

    太子伸手抓住他:“你個不愛讀書的小懶蟲。”

    小劉進點頭:“我是懶蟲,不愛讀書!”理直氣壯,不怕挨訓。

    張湯忍俊不禁。小孩眨眨眼睛,  摟住父親的脖子:“逗我啊?”

    太子搖頭。小孩又看看張湯,他滿眼笑意,像是在看熱鬧,  “不是就不是。我玩去啦。”

    “不許往外跑。今日風大,出來的時候你怎么說的?”太子問。

    史良娣不建議他出來,  小孩跟母親保證他在馬車里不出去。小劉進一臉無辜地望著父親,  仿佛說,  一時忘了,  父親見諒。

    太子:“出去也行。”

    一個“也”字提醒小孩還有后續。小劉進耐心等他說完。太子笑著把他的帽子和圍嘴戴好,  又令兩個小黃門跟著他。

    小劉進不喜歡裹著嘴的圍脖,  下意識伸手抓。太子眉頭一挑,小劉進停下,  一臉無奈地看著父親,就差沒明說,  真拿你沒辦法。

    太子氣笑了:“他們都是我的人。”瞥一眼小黃門。

    小孩以前試過嚇唬父親的人,  也曾威逼利誘過,比如用美食玩具賄賂他們。然而他們收下東西就呈給太子。小劉進差點驚掉下巴。打那以后他再不敢籠絡父親的人。

    小劉進聽懂了,  父親的意思一旦被小黃門發現他把圍脖和帽拿掉,  他別想再出去耍。

    “你的你的,  都是你的!”小劉進不敢反駁,  也不敢陽奉陰違,  只能叫囂幾句過過嘴癮。

    太子溫柔地笑笑,  一臉寵溺,頓時把兒子笑的沒脾氣了。小孩心里有氣,  嘟著嘴出去。

    雖然今日有風,也有暖陽。小商小販不舍得錯過賺錢的機會,就把攤子支在書樓東墻胡同里。北有建章學堂,南有比武場,院墻很高,雖是通風的胡同口,卻比在涼亭游廊下暖和。

    小劉進跑出來就看到東邊很多人,還能看到濃濃的白煙,隨著白煙飄來香味。小劉進經常上街,聞到香味就知道那邊有賣美食的。他本能往那邊跑,跑出去幾步,停下,轉身,回到書樓。

    太子:“累了?”

    小劉進撲到他懷里,沒等坐穩就朝父親腰間摸。太子頓時明白:“沒錢了?”

    “忘啦。”小孩抱住他的脖子撒嬌,“父親,給我一個,我,我我還你兩個。”

    太子給他一枚銅錢。小劉進伸手接過去,一雙眼睛繼續直勾勾盯著荷包。太子微微搖頭,一臉抱歉。小孩又趴在他懷里撒嬌歪纏。

    太子:“要錢買什么?”

    “我去看看,不買什么。”

    太子點頭:“我給你十個,你還我二十個,下次出去可就沒錢了。”

    “那那你給我五個呢?”

    太子掏出五枚銅錢:“回去還我十個?”

    小孩連連點頭。然而他此時不渴不餓,不吃米糕,不要油炸之物,挑挑揀揀,花一個銅板買一份麥芽糖稀。小劉進接過去就要吃。小黃門提醒他風大,小孩伸手,小黃門快速把他抱回書樓。小劉進拽掉圍脖,窩在太子懷里嗦完麥芽糖稀就困了。太子帶他回去。

    下午,太子一邊煮茶一邊盯著兒子練字。

    小劉進寫完一張,宦官為他換紙的時候小孩趁機問:“父親為何不用寫啊?”

    太子接過他的筆在竹紙上寫下兒子的姓名。太子拿過小孩剛剛寫好的字:“哪個好看?”

    小劉進很想違心自夸,可他夸不出口,小孩的小腦袋埋他懷中,一副沒臉同他比較的模樣令太子哭笑不得,也令伺候的宦官忍俊不禁。

    太子:“父親不止不用練字,也不用練劍。可知為何?”

    “父親學會啦。”小孩低聲說。

    太子拉起他:“你如今才五歲,而父親練了十五年。”

    托太子經常領他出去買東西的福,沒人教他算術,他也知道三個五是十五,五個銅板能買幾個雞蛋,幾斤板栗等等。

    聽聞這話小劉進不敢信,掰著手指確定一下,驚得張大嘴巴。

    太子笑著點頭:“繼續吧?”

    小孩捧著他的臉:“父親好辛苦啊。”

    “我們所有人都是這么過來的。”

    小劉進好奇:“不學會怎樣啊?”

    “會被人嗤笑,會被人欺負。還記得衛伉表叔嗎?他以前不好好練劍,誰都敢欺負他。”

    小劉進疑惑不解:“為什么欺負他?”

    “因為有的人很壞。不是每個人都像進一樣懂事。他們看到路邊的狗都會上去踹兩腳。父親教你識字,以后他們動嘴的時候,你有詞反駁。父親教你練劍是為了他們辯不過你跟你動手的時候你好反擊。不然你得一直跟著父親,或他們。”太子看一眼小黃門,“父親和他們保護你。”

    小劉進做夢都想一個人上街,聞言連連搖頭。他一直想不通為何要識字練劍。雖然有時候很好玩,但有時候很無趣。他又不是不認識錢。聽到這番話,小劉進茅塞頓開,拿起筆繼續練字。

    連寫四張紙小劉進才可憐兮兮的伸出西小手喊累。

    太子遞給他一杯茶湯,又喂他吃塊點心:“陪父親下棋?”

    “不想下棋。”小劉進脫口而出。

    太子:“好吧。”

    小劉進不敢信,懷疑他聽錯了。

    “你已經很聰明了,不學也無妨。”

    小孩眨了眨眼睛,此話何意啊。

    小黃門低聲同小孩解釋,下棋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太子故意瞪一眼小黃門,小劉進以為父親不希望他聰慧過人,蓋因太子平日里沒少嫌他聰慧,眼珠一轉一個主意。小孩放下茶杯,拉著太子的手要學圍棋。

    太子慢吞吞拿出圍棋,小劉進忍不住催他快點。在小孩身后的小黃門低頭忍笑——小皇孫啊小皇孫,跟太子殿下耍心機,你還嫩了點。太子殿下可是連陛下都敢糊弄。

    太子以前休沐日很少去椒房殿和宣室殿。前者難得清靜一日,太子不好打擾。后者多半在后宮,太子過去也見不著人。自打有了孩子,茲劉徹在長安,太子就跟公卿一樣五日一休,第五日傍晚回北邊太子宮。

    太子貼心,劉徹反而不瞞,認為太子寵孩子。今日休沐,劉徹哪都沒去,問身邊人太子是不是又回太子宮了。

    小黃門自然不敢隱瞞。劉徹不由得想起兒子曾經說過,他不想登基為帝。劉徹懷疑兒子手把手教孫兒,正是打著這個主意。

    劉徹氣得胸口疼,霍然起身。殿內宦官嚇一跳,慌忙跟上。劉徹跨步到殿外,冷冷的北風一吹叫他冷靜下來。

    翌日下朝,劉徹留下兒子,屏退左右。

    太子仔細想想,這些天無大事啊。

    周邊小國雖然蠢蠢欲動,但他們懼怕皆懼怕大漢大將軍和大司馬。幾個月前跟匈奴一戰,霍去病沒能手刃單于王,周邊小國依然認為單于王突然病逝跟霍去病脫不了干系。以至于往年逮住機會就刁難大漢商人的西域小國這幾個月大開方便之門。端的怕惹怒大漢天子,令大司馬蕩平西域。

    至于天災,幾乎年年有,不是暴雪就是大風,要么就是干旱。這種情況憂心忡忡也無用。國庫有錢有良,大農令甚至無需請示jsg天子就能把此事辦妥。

    “出什么事了?”太子問。

    沒有外人,劉徹有話直說,問兒子是不是希望他直接傳位給孫兒。

    小劉進才五歲,考慮此事著實過早,是以太子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父皇——”

    “朕不想聽你解釋。”

    太子:“看父皇的身體人到七十也不難。那時進也有二十一二歲了。”

    “不后悔?”

    太子粲然一笑。

    劉徹頓時覺著他問了一句廢話。

    太子斂起笑容:“父皇,您看何時立進為太孫?”

    “那是你兒子。”劉徹言外之意太子聽懂了,立不立,立什么都是太子的事,與他無關。

    太子苦笑:“父皇別說氣話。進是長子,為了朝堂穩固,以后也得立他為太子。兒臣倘若不親自教他,日后哪敢傳位于他。”

    劉徹轉向兒子:“朕沒聽錯吧?你剛剛說的是太子?”

    太子:“父皇不同意他繼承皇位,只能兒子先為帝不是嗎?”

    劉徹頷首,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太子笑不出來:“父皇,孩兒要是今日登基明日退位,又有什么意義?”

    劉徹:“那是你的事。你不怕百官跪地挽留,朝野動蕩,上午登基下午退位也行。”

    太子揉揉太陽穴,老父親說笑呢。

    劉徹見兒子一臉無語,他心里很是暢快:“你確定進堪當大任?少時聰慧不見得長大后精明。”

    “兒臣明白。”太子認為在他悉心教導下兒子定能成為撐天之柱。

    考慮到世間事沒有一定的。比如小劉進調皮,從馬上摔下來。太子并非詛咒兒子,而是皇家有皇位要繼承,他不得不做好萬全之策。

    回到宣室隔壁的太子宮,太子屏退左右,從荷包里拿出幾個銅書案上一扔,卦象令太子很意外,小劉進跟他幼時為自己算的那一次很像。細想想也正常,他是父,劉進是子,他安然無恙,小劉進方可無憂。可如今皇家只有他一位皇子,老父親已年過半百,兒子的卦象怎么還跟他一樣乃是大兇之象。

    難不成老父親有可能為他添個弟弟。

    太子想為老父親卜卦,隨即一想不如看看兒子兇中藏吉的一線生機。太子研究片刻,確定一線生機是指子孫后代。太子其實不擅卜卦。但算算兒子子孫福方面于他也不是什么難事。

    子孫后代福澤綿長?太子又倍感意外,進兒有個好兒子,他有個好孫子嗎。若是這樣好像也不可直接傳位于孫兒。進又不是他,他不想當皇帝,不等于兒子也不想當皇帝。

    兒子的生機是指子孫,他卦象暗藏的生機定然不是指后代。太子又算一下他自己的子孫福,頓時不忍直視。

    如今四海升平,他又有大將軍舅舅和大司馬表兄,他的卦象兇險難不成是指往后十年或二十年會出什么變故。

    太子從皇親國戚到公卿大夫仔細梳理一遍,先在紙上寫下衛青的姓名,隨后又寫上他的年齡。接著是霍去病的生辰八字。太子先算舅舅的壽命,后算大表兄的,令他忍不住懷疑前世學藝不精,竟然無法推算。

    二人活著四夷都不敢侵擾大漢,百官自然也不敢在他倆眼皮子底下給他添堵。二人去世后,公孫敬聲文不成武不就,衛伉沒有上過戰場,霍嬗雖然聰慧,但跟張湯等人比起來堪稱心無城府,顯赫的衛家竟然無人可用。

    太子慶幸他有三位姊夫,趙破奴、吳蠻子和張安世。雖然他同金日磾偶有來往,但其對老父親忠心耿耿。霍光看起來只忠于老父親。不怪他和兒子的卦象都只有一線生機。

    三位阿姊倘若所托非人,可能他連一線生機也沒有。不,不是這樣。老父親乾綱獨斷,敢于大義滅親,如果他自身失德,三位姊夫都幫他也無用。思及此,太子確定他卦象透露的生機是指他本人。

    果然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太子無奈地笑笑,收起銅板。

    生機在自己身上太子就不擔心了。他相信自己不會犯糊涂,就算腦袋被門夾了,被驢踢了。

    太子把銅板放回荷包里,沉吟片刻又倒出來,算算他要不要做什么。太子心里閃過這一想法的同時扔下銅板,卦象又令他意外,現今這樣就很好。

    太子哭笑不得,他不愧是太子,短短幾十年有兇有吉,現今萬事無憂,以后竟然險象環生。

    “殿下?”

    小黃門的聲音傳進來。太子收起銅板,系上荷包,“何事?”

    “小皇孫來了。”

    太子穿上鞋出去,到門口看到兒子披著斗篷飛一般跑過來。太子蹲下張開手臂:“你怎么來了?”

    “寫字累了,母親叫我出來透透氣啊。”史良娣確實允許出去玩一會,但是指花園。小孩鬧著要去未央宮。史良娣見離天黑還早,就令宮女宦官陪他轉一圈就回來。

    太子抱起他:“想父親了?”

    “父親,你累不累啊?”

    太子搖頭。

    小劉進假裝沒看見:“我猜父親一定很累。父親,我們去那邊,那邊好玩。”小手指著西邊。太子想笑:“領你去一次就記住了?”

    小孩權當父親夸他。太子搖頭:“他們此時都回家了。祖父的宣室殿有美食,祖母的椒房殿溫暖,還有很多好玩的,你想去宣室殿還是想去椒房殿?”

    小劉進雖然決定不討厭祖父,可他仍然不喜歡祖父,“椒房殿。我想祖母。”

    太子捏捏他的鼻頭:“自己走?走累了父親抱你。”

    —

    劉徹出來透透氣,不巧看到一大一小手拉著手往椒房殿方向去。大的那個很穩重,小的那個蹦蹦跳跳,一會兒拽著大的手臂蕩秋千,一會兒倒著走。劉徹擰眉:“他怎么又來了?”

    黃門很是無語,“他”是皇孫,太子殿下的獨子啊。不知真相的人還以為是個無關重要的鄉野小民。

    “小殿下年幼想父親了吧。”

    劉徹嘆氣:“太子也不怕慣出個膏粱子弟。”

    黃門故意說:“陛下請皇后給殿下挑幾個人,有了小皇孫,殿下自然顧不上大皇孫。”

    劉徹回頭瞪他:“誰跟你說什么了?”

    確實有人托人找黃門打聽過,天子是不是跟民間傳言一樣認為他精心養大的太子被史良娣搶走了。黃門當然不能說實話,只說太子太在意小皇孫,有時難免疏于朝政。

    至于找他打聽此事的人會怎么做,做什么,黃門沒問,也不敢知道。天子不舍得訓太子,很舍得打殺身邊人。這些年若非太子從中斡旋,本分如石慶恐怕也難得善終。

    “奴婢日日在陛下身邊,誰有機會同奴婢說什么啊。”黃門料到天子會這樣問,不慌不忙回答,“陛下時常擔心太子殿下把小皇孫寵壞了,奴婢就覺著倘若陛下有幾個孫兒,是不是就不用擔心江山后繼無人了。”

    劉徹收回視線,望著越來越遠的一高一矮:“你不懂。太多也不好。年齡相仿容易攀比。差十幾歲,不會相互比較,可也差不多是兩輩人。少年氣盛自然不服長者。”頓了頓,“同母異母都一樣。”

    黃門明白,天子想到先帝和梁王。二人相差五六歲,不是兩代人,也不是同齡人,可依然沒能兄友弟恭到最后。

    “其實也是小殿下年幼不能自己帶人出去。”

    劉徹冷笑一聲:“休要為他找理由。據兒這么大的時候都敢跟人耍錢了。”

    黃門索性閉嘴,陛下太難伺候了。

    劉徹也沒指望他回答,又盯著兒孫的背影看片刻,就叫小黃門拿大氅,他去后宮。

    平陽公主和南宮公主近幾年雖然不敢再為天子引薦美人,而依然有新人進宮。

    劉徹身邊一直有善于逢迎的奸佞小人。他們見到太子很是恭敬,也很少干涉朝政,平日里就像俳優,哄得龍顏大悅,太子就權當他們不存在。這幾年后宮美人就是他們引薦的。

    起初有人想挑幾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孝敬太子。劉徹時不時抱怨兒子有了孩子忘了父母。那幾個小人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太子僅有一子陛下都嫌小皇孫令太子分心,太子要是有兩三個孩子,陛下不舍得動太子和孫子,又不能動太子宮女眷,那他定會拿他們撒氣。

    俊美的宮廷樂師奏樂,我見猶憐的歌女唱著新曲,后妃伺候,吃著最新鮮的果子,劉徹瞬間把兒孫拋之腦后。

    皇后衛子夫從來沒有給過孫兒冷臉,小劉進很喜歡慈祥的祖母。窩在祖jsg母懷里吃半個柿餅又要貢梨。太子輕咳一聲,小孩立刻說:“我渴了。”

    “喝水!”太子瞪他,“不然我們回去。”

    小孩跟祖母撒嬌。皇后搖頭:“不行。梨涼鬧肚子。”

    “可是我想吃啊。”

    太子:“明日午時天暖的時候再吃。下午鬧肚子可以去太醫署請太醫。半夜鬧肚子上哪兒給你找醫者去?”

    其實太子宮有醫者值夜。小劉進不知道,只能伸出一根手指:“一點點?”

    太子切一小塊。小劉進嫌少。太子拿著他的手作勢他不吃他吃。小劉進嚇得塞嘴里。衛子夫連忙寬慰:“不急,父親逗你玩呢。進兒,過兩年大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小劉進苦著一張小臉,母親也這樣說,可他何時才能長大啊。

    長大很快,冬去春來又一年,小劉進不愿意叫父親抱了。深秋時節,太子帶他去上林苑,太子去狩獵,令他隨宦官劃船,或跟著農奴摘果子,他不,他偷偷去找霍嬗,要跟霍嬗共乘一匹馬。

    霍嬗點頭:“可以。但你藏在哪兒?”

    小孩指著他的衣裳:“你懷里啊。你用衣裳把我的頭裹起來,父親就看不見了。”

    霍嬗用衣裳裹住自己的腦袋:“看得見嗎?”

    小孩奇怪了:“我我試過,看不見的啊。”

    “你閉上眼睛當然看不見了。太子表叔又沒瞎。”霍嬗整理好衣袍,“別想了。你這么小還不夠猛虎一口吃的。”

    小劉進一臉好奇:“有猛虎?”

    霍嬗點頭:“你老老實實在這里等我們,我給你抓幾個好玩的。”

    “什么啊?”

    霍嬗:“看到什么抓什么。”

    太陽偏西,小孩要騎馬接父親的時候,太子一行終于回來了。太子見著兒子就抬腿下馬,等著兒子撲上來。然而小孩從他身邊過去,抱住霍嬗的腰,仰頭看著他。

    霍去病在太子身側,不禁問:“他倆何時這么要好?”

    太子搖頭。霍去病轉向衛登等人。衛登搖頭。霍去病見狀也不急著回去休息,等著看小皇孫又想做什么。

    霍嬗拉開小孩的手,從他身后馬背上拿下一個布袋,從布袋兩端口袋里弄出兩個毛茸茸的小東西。一個黑白兩色,其實仔細看白色泛著金黃。一個通體金色。前者是食鐵獸幼崽,后者是一個小金猴。

    小孩乍一看很是失望,以為霍嬗送他一貓一狗。霍嬗把兩只抱在懷里,小孩看到兩小只的臉,跟貓狗完全不同,像貓的看起來比貓好玩,金猴跟小娃娃似的,小孩禁不住踮起腳:“給我抱抱,給我抱抱。”

    太子詫異:“幫他尋的?”

    霍嬗令小孩抱著兩小只的腹部:“他要我帶他入林子,我纏不過他只能答應給他尋幾個好玩的。”

    也是巧了,食鐵獸幼崽落單,霍嬗伸手就把它撈到馬背上。有猴抓著板栗砸霍嬗,霍嬗揮劍砍過去,大的跑了,顧不上小的,霍嬗就把它扔布袋里。

    回來的時候霍嬗還擔心猴群攔住他要崽子。然而沒有猴攔他,衛不疑告訴他,這只猴十有八九是孤兒。

    既如此,也沒必要放猴歸山。

    小劉進擔心父親訓他,大聲說:“我沒有。霍嬗冤枉人!”

    霍嬗愣住。

    太子見狀故意說:“這兩只是霍嬗抓的,既然他胡說八道冤枉你,那你還給他。”

    霍嬗反應過來叫小孩還給他。

    小孩一手抱著一個后退:“你冤枉我,這是,你賠給我的。道歉!”

    霍嬗張口結舌:“你你,你個小無賴!”

    “你你,你不懂禮數!”小孩反擊。

    太子沒眼看,他小時候沒有這么不要臉啊。

    霍去病也沒眼看,兒子十六七歲了,竟然被個六歲小童堵得結巴。霍去病眼神示意太子回去。太子把韁繩給隨從。霍嬗見狀也把他的馬給隨從。

    小孩以為霍嬗跟他搶,轉身就跑。可他一跑,兩小只跟著受驚開始掙扎,小孩身體不穩直直地摔下去。太子嚇得一個箭步過去抓住兒子。小孩嚇呆了,手不自覺松開。太子抱起他,小劉進回過神,看到那兩只又到霍嬗懷里:“父親,我的!”

    “霍嬗抓的。”太子把他放地上,“喜歡就自己找他要。”

    霍嬗似笑非笑地問小劉進:“我冤枉人?”

    子孫后代福澤綿長?太子又倍感意外,進兒有個好兒子,他有個好孫子嗎。若是這樣好像也不可直接傳位于孫兒。進又不是他,他不想當皇帝,不等于兒子也不想當皇帝。

    兒子的生機是指子孫,他卦象暗藏的生機定然不是指后代。太子又算一下他自己的子孫福,頓時不忍直視。

    如今四海升平,他又有大將軍舅舅和大司馬表兄,他的卦象兇險難不成是指往后十年或二十年會出什么變故。

    太子從皇親國戚到公卿大夫仔細梳理一遍,先在紙上寫下衛青的姓名,隨后又寫上他的年齡。接著是霍去病的生辰八字。太子先算舅舅的壽命,后算大表兄的,令他忍不住懷疑前世學藝不精,竟然無法推算。

    二人活著四夷都不敢侵擾大漢,百官自然也不敢在他倆眼皮子底下給他添堵。二人去世后,公孫敬聲文不成武不就,衛伉沒有上過戰場,霍嬗雖然聰慧,但跟張湯等人比起來堪稱心無城府,顯赫的衛家竟然無人可用。

    太子慶幸他有三位姊夫,趙破奴、吳蠻子和張安世。雖然他同金日磾偶有來往,但其對老父親忠心耿耿。霍光看起來只忠于老父親。不怪他和兒子的卦象都只有一線生機。

    三位阿姊倘若所托非人,可能他連一線生機也沒有。不,不是這樣。老父親乾綱獨斷,敢于大義滅親,如果他自身失德,三位姊夫都幫他也無用。思及此,太子確定他卦象透露的生機是指他本人。

    果然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太子無奈地笑笑,收起銅板。

    生機在自己身上太子就不擔心了。他相信自己不會犯糊涂,就算腦袋被門夾了,被驢踢了。

    太子把銅板放回荷包里,沉吟片刻又倒出來,算算他要不要做什么。太子心里閃過這一想法的同時扔下銅板,卦象又令他意外,現今這樣就很好。

    太子哭笑不得,他不愧是太子,短短幾十年有兇有吉,現今萬事無憂,以后竟然險象環生。

    “殿下?”

    小黃門的聲音傳進來。太子收起銅板,系上荷包,“何事?”

    “小皇孫來了。”

    太子穿上鞋出去,到門口看到兒子披著斗篷飛一般跑過來。太子蹲下張開手臂:“你怎么來了?”

    “寫字累了,母親叫我出來透透氣啊。”史良娣確實允許出去玩一會,但是指花園。小孩鬧著要去未央宮。史良娣見離天黑還早,就令宮女宦官陪他轉一圈就回來。

    太子抱起他:“想父親了?”

    “父親,你累不累啊?”

    太子搖頭。

    小劉進假裝沒看見:“我猜父親一定很累。父親,我們去那邊,那邊好玩。”小手指著西邊。太子想笑:“領你去一次就記住了?”

    小孩權當父親夸他。太子搖頭:“他們此時都回家了。祖父的宣室殿有美食,祖母的椒房殿溫暖,還有很多好玩的,你想去宣室殿還是想去椒房殿?”

    小劉進雖然決定不討厭祖父,可他仍然不喜歡祖父,“椒房殿。我想祖母。”

    太子捏捏他的鼻頭:“自己走?走累了父親抱你。”

    —

    劉徹出來透透氣,不巧看到一大一小手拉著手往椒房殿方向去。大的那個很穩重,小的那個蹦蹦跳跳,一會兒拽著大的手臂蕩秋千,一會兒倒著走。劉徹擰眉:“他怎么又來了?”

    黃門很是無語,“他”是皇孫,太子殿下的獨子啊。不知真相的人還以為是個無關重要的鄉野小民。

    “小殿下年幼想父親了吧。”

    劉徹嘆氣:“太子也不怕慣出個膏粱子弟。”

    黃門故意說:“陛下請皇后給殿下挑幾個人,有了小皇孫,殿下自然顧不上大皇孫。”

    劉徹回頭瞪他:“誰跟你說什么了?”

    確實有人托人找黃門打聽過,天子是不是跟民間傳言一樣認為他精心養大的太子被史良娣搶走了。黃門當然不能說實話,只說太子太在意小皇孫,有時難免疏于朝政。

    至于找他打聽此事的人會怎么做,做什么,黃門沒問,也不敢知道。天子不舍得訓太子,很舍得打殺身邊人。這些年若非太子從中斡旋,本分如石慶恐怕也難得善終。

    “奴婢日日在陛下身邊,誰有機會同奴婢說什么啊。”黃門料到天子會這樣問,不慌不忙回答,“陛下時常擔心太子殿下把小皇孫寵壞了,奴婢就覺著倘若陛下有幾個孫兒,是不是就不用擔心江山后繼無人了。”

    劉徹收回視線,望著越來越遠的一高一矮:“你不懂。太多也不好。年齡相仿容易攀比。差十幾歲,不會相互比較,可也差不多是兩輩人。少年氣盛自然不服長者。”頓了頓,“同母異母都一樣。”

    黃門明白,天子想到先帝和梁王。二人相差五六歲,不是兩代人,也不是同齡人,可依然沒能兄友弟恭到最后。

    “其實也是小殿下年幼不能自己帶人出去。”

    劉徹冷笑一聲:“休要為他找理由。據兒這么大的時候都敢跟人耍錢了。”

    黃門索性閉嘴,陛下太難伺候了。

    劉徹也沒指望他回答,又盯著兒孫的背影看片刻,就叫小黃門拿大氅,他去后宮。

    平陽公主和南宮公主近幾年雖然不敢再為天子引薦美人,而依然有新人進宮。

    劉徹身邊一直有善于逢迎的奸佞小人。他們見到太子很是恭敬,也很少干涉朝政,平日里就像俳優,哄得龍顏大悅,太子就權當他們不存在。這幾年后宮美人就是他們引薦的。

    起初有人想挑幾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孝敬太子。劉徹時不時抱怨兒子有了孩子忘了父母。那幾個小人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太子僅有一子陛下都嫌小皇孫令太子分心,太子要是有兩三個孩子,陛下不舍得動太子和孫子,又不能動太子宮女眷,那他定會拿他們撒氣。

    俊美的宮廷樂師奏樂,我見猶憐的歌女唱著新曲,后妃伺候,吃著最新鮮的果子,劉徹瞬間把兒孫拋之腦后。

    皇后衛子夫從來沒有給過孫兒冷臉,小劉進很喜歡慈祥的祖母。窩在祖jsg母懷里吃半個柿餅又要貢梨。太子輕咳一聲,小孩立刻說:“我渴了。”

    “喝水!”太子瞪他,“不然我們回去。”

    小孩跟祖母撒嬌。皇后搖頭:“不行。梨涼鬧肚子。”

    “可是我想吃啊。”

    太子:“明日午時天暖的時候再吃。下午鬧肚子可以去太醫署請太醫。半夜鬧肚子上哪兒給你找醫者去?”

    其實太子宮有醫者值夜。小劉進不知道,只能伸出一根手指:“一點點?”

    太子切一小塊。小劉進嫌少。太子拿著他的手作勢他不吃他吃。小劉進嚇得塞嘴里。衛子夫連忙寬慰:“不急,父親逗你玩呢。進兒,過兩年大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小劉進苦著一張小臉,母親也這樣說,可他何時才能長大啊。

    長大很快,冬去春來又一年,小劉進不愿意叫父親抱了。深秋時節,太子帶他去上林苑,太子去狩獵,令他隨宦官劃船,或跟著農奴摘果子,他不,他偷偷去找霍嬗,要跟霍嬗共乘一匹馬。

    霍嬗點頭:“可以。但你藏在哪兒?”

    小孩指著他的衣裳:“你懷里啊。你用衣裳把我的頭裹起來,父親就看不見了。”

    霍嬗用衣裳裹住自己的腦袋:“看得見嗎?”

    小孩奇怪了:“我我試過,看不見的啊。”

    “你閉上眼睛當然看不見了。太子表叔又沒瞎。”霍嬗整理好衣袍,“別想了。你這么小還不夠猛虎一口吃的。”

    小劉進一臉好奇:“有猛虎?”

    霍嬗點頭:“你老老實實在這里等我們,我給你抓幾個好玩的。”

    “什么啊?”

    霍嬗:“看到什么抓什么。”

    太陽偏西,小孩要騎馬接父親的時候,太子一行終于回來了。太子見著兒子就抬腿下馬,等著兒子撲上來。然而小孩從他身邊過去,抱住霍嬗的腰,仰頭看著他。

    霍去病在太子身側,不禁問:“他倆何時這么要好?”

    太子搖頭。霍去病轉向衛登等人。衛登搖頭。霍去病見狀也不急著回去休息,等著看小皇孫又想做什么。

    霍嬗拉開小孩的手,從他身后馬背上拿下一個布袋,從布袋兩端口袋里弄出兩個毛茸茸的小東西。一個黑白兩色,其實仔細看白色泛著金黃。一個通體金色。前者是食鐵獸幼崽,后者是一個小金猴。

    小孩乍一看很是失望,以為霍嬗送他一貓一狗。霍嬗把兩只抱在懷里,小孩看到兩小只的臉,跟貓狗完全不同,像貓的看起來比貓好玩,金猴跟小娃娃似的,小孩禁不住踮起腳:“給我抱抱,給我抱抱。”

    太子詫異:“幫他尋的?”

    霍嬗令小孩抱著兩小只的腹部:“他要我帶他入林子,我纏不過他只能答應給他尋幾個好玩的。”

    也是巧了,食鐵獸幼崽落單,霍嬗伸手就把它撈到馬背上。有猴抓著板栗砸霍嬗,霍嬗揮劍砍過去,大的跑了,顧不上小的,霍嬗就把它扔布袋里。

    回來的時候霍嬗還擔心猴群攔住他要崽子。然而沒有猴攔他,衛不疑告訴他,這只猴十有八九是孤兒。

    既如此,也沒必要放猴歸山。

    小劉進擔心父親訓他,大聲說:“我沒有。霍嬗冤枉人!”

    霍嬗愣住。

    太子見狀故意說:“這兩只是霍嬗抓的,既然他胡說八道冤枉你,那你還給他。”

    霍嬗反應過來叫小孩還給他。

    小孩一手抱著一個后退:“你冤枉我,這是,你賠給我的。道歉!”

    霍嬗張口結舌:“你你,你個小無賴!”

    “你你,你不懂禮數!”小孩反擊。

    太子沒眼看,他小時候沒有這么不要臉啊。

    霍去病也沒眼看,兒子十六七歲了,竟然被個六歲小童堵得結巴。霍去病眼神示意太子回去。太子把韁繩給隨從。霍嬗見狀也把他的馬給隨從。

    小孩以為霍嬗跟他搶,轉身就跑。可他一跑,兩小只跟著受驚開始掙扎,小孩身體不穩直直地摔下去。太子嚇得一個箭步過去抓住兒子。小孩嚇呆了,手不自覺松開。太子抱起他,小劉進回過神,看到那兩只又到霍嬗懷里:“父親,我的!”

    “霍嬗抓的。”太子把他放地上,“喜歡就自己找他要。”

    霍嬗似笑非笑地問小劉進:“我冤枉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