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五征漠北打的不行-《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第(3/3)頁
“你也噶了。”
倒是王布犁哈哈笑了幾聲:“對得起你馬革裹尸的目標啊!”
朱棣在今天接二連三的知道了王布犁與自己的死訊,屬實是有點繃不住了。
未曾想王布犁說出來如此淡然,果然自己還是需要跟他學習這種心境。
“咱那個時候也是六十五歲的老頭了,還能騎馬出征,夠本了。”
朱棣忍不住哼笑一聲,心里十分的感慨。
“你們兩個臭小子,還沒咱活的時間長呢。”
朱元璋也是知道自己的死期的,他可是活到了七十多歲。
王布犁心想,整個大明活的比你時間長的皇帝都找不出來第二個。
你一輩子當牛做馬習慣了,都沒早早的累死你,還排列大明壽數第一。
什么他媽的身體素質啊!
你兒子朱棣是位列第二,大明皇帝的平均歲數是三十六,你朱元璋確實是有資格說這話。
“回去之后我也要好好練一練八段錦。”
王布犁吐槽了一句,搞得朱元璋父子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咱還是要說一說你這五次北征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取得的戰果并不大。”
朱元璋話題一轉,也不在壽數上多說什么,看著朱棣:
“你既沒有摧毀蒙古人的諸帳部落,也沒有能夠限制他們對北方邊境的進犯,這就造成了一個政策上的大難題。
你放棄了咱的戰略方針,你不再在長城塞外的設防衛所內部署兵力。
這種部署兵力的方式固然在補給上會花費很大,同時把戍守部隊長期束縛在防守陣地上。
可是,你把幾個關鍵性的前沿衛所撤到了長城以南,按保衛新京師的需要重新部署了兵力。”
朱棣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他在經營北方邊境上顯然不如他爹看的更遠。
“咱猜測是咱女婿給你出的主意,別搞那么多的人員在前線屯田之類的吧。”
朱元璋也沒有把王布犁放過。
王布犁搖搖頭:“將來的事誰能說的準呢,誰知道是給老四出的主意。”
朱元璋也不過多的糾結繼續分析:“在撤退的衛中,朕記得有一個衛是在大同西北的東勝,它變成了大明內線防御工事的象征。
但是,當老四作為一個皇帝采取主動,并盡力搜尋敵人的時候,又或者當他執行一個分而戰勝之的政策以使蒙古領袖們自己互相殘殺的時候,他的這些計劃都要落空。
因為老四很難追蹤到蒙古那些飄忽不定的諸帳部落并與他們作戰,分而治之的政策在最后疏遠了蒙古人的各個派系。
這些不起決定性作用的戰役也大大損耗了大明的財力,傷害了大明軍隊的士氣。
尤其是后面三次的戰事當中幾乎是無功而返,你還死在了歸途,萬一你的子嗣也因為當皇帝發生紛爭怎么辦?”
朱元璋可以是有些惱怒的。
現在朱允炆他訓斥不著,今后也不會讓他登基,那他做什么事也就無所謂了。
可朱棣不一樣,若是沒能改變大家的壽數,那朱棣上位是板上釘釘。
朱元璋一定要把朱棣的想法給掰回來。
事實上是朱棣的政策在無意之間削弱了北方沿邊的安全。
在他死后,除了留學生的一次慘敗之外,再也沒有組織討伐了。
大明喪失了對塞外地區的控制,只有組織長城以內的防御線。
這肯定是永樂帝咄咄逼人的邊境政策的最嚴重的負效果。
在這些討伐中大量浪費的精力和物力,并沒有取得長遠的效益。
王布犁瞧著朱元璋一時間有些驚悚,看樣子老朱是知道他重孫子烤死他大孫子的事?
要不然也不會把這種事說出來!
朱棣被他爹訓斥一頓后,稍微顯得有些落寞,方才覺得自己遠征五次蒙古,打的他們勢力衰弱,盡管后面三次并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但說出去還是挺厲害的。
未曾想他爹直接給他指出了這種問題。
“陛下,就往后撤兵的這種事絕對不可能是我出的主意。”王布犁當即反水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依照我的意思是要不斷的往外擴充大片土地,然后用經濟戰來不斷的削弱蒙古人的實力。
如此一來才能不斷的勾畫出蒙古貴族大帳的地圖,方能更好的實行冠軍侯霍去病的戰法,我是不贊同后撤的。”
“嗯。”
朱元璋應了一聲,他相信王布犁的話,畢竟這小子在對外戰事上屬于妥妥的激進派,根本就不想后退那種。
那就說明朱棣自己的想法,或者被他手底下的文臣給哄騙住了。
要不然怎么會主動收縮兵力,還把朵顏三衛給放離京師這么近?
朱棣聽著王布犁“狡辯”的話,不知道要說什么,反正最后一次出征許多人都勸他,他都一意孤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