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382過去無法改變-《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第(3/3)頁

    王布犁跟著軍官貪官一頓吐槽。

    衛所軍卒逃亡,屯田破壞,無一不和軍官腐敗有關。

    衛所的軍官惟知肥己,對士兵或占納月錢,或私役買賣,或克扣月糧,或減其布絮,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致使士卒衣食無著,只有逃亡。

    而對逃亡的士兵,軍官一則可以取賄賂,一則可以吞噬月糧,不加過問。

    另一方面,明廷對軍官沒有嚴格的訓練,制度虛設。

    外而衛所雖蒙設學,未見考試其成功;內而京師雖已訓教,未蒙設立武學。蓋學制之設未備,則教法之條不立,武舉之科未啟,則得人之效未著。

    加以承平日久,將領不想學也不愿學軍事,多數人無馭軍之才,無用兵之道,只不過充數而已,是以遇敵作戰往往敗北。

    “大明對于文官集團的貪官都加以懲處,對于軍官要求不怎么嚴格,他們上下一起勾結在一起摟錢,一旦形成一股勢力,那必然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事情發生。”

    朱元璋聽下來也沒多反駁什么,目前是查漏補缺的階段。

    即使他心里有些不得勁,畢竟這些制度都是他拍板定下來的。

    如今全都成了問題,心中如何能不發酸。

    但是朱元璋嘴上還是表示大度,讓王布犁接著說。

    “士卒戰斗力減弱。”

    衛所軍隊不僅因士卒逃亡,兵額不足,而且因世襲,士兵終身服役,多老弱之輩。

    就是對這老弱青壯參差不齊的士卒,也沒有嚴格的訓練。

    洪武時期,雖規定了一系列訓練制度,但已有日趨削弱之勢。

    到正統年間,士兵或被軍官占役,或轉販貨財以為商,或習學技藝以為工,訓練制度更加廢弛,致使手不習攻伐擊刺之法,足不習坐作進退之宜,目不識旗幟之色,耳不聞金鼓之節,情同鳥合之眾。

    這樣的士兵如何能抵御蒙古精騎的沖擊呢!

    宣德以來,沒有大的戰爭,大明社會基本是安定的。

    在這種形勢下,衛所軍制的固有弊端一世襲和軍卒待遇低下全都暴露出來了。

    軍官也日趨腐化,加上政治腐敗,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使得兵額減少,屯田破壞,衛所制度在衰落,軍隊失去了它應有的戰斗力,以致在也先大舉進犯時,一敗再敗。

    “世襲制度?”

    朱元璋總算是回過味來了,王布犁一直都在講制度有問題,皇帝英明也就罷了,能靠著武力解決大部分問題。

    可一旦連天子都暗弱,那還解決個屁的問題,大明走下坡路完蛋了。

    “他們都是跟著朕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如何能讓他們的子嗣享受不到與大明同休的好處?”

    朱元璋坐不住了,站起身來溜達了幾圈:“你所說的廢除世襲制度指定是不妥當的。

    但是也不能讓他們直接上崗,還是得去軍校學習一二。

    至于士卒全都變成了老弱病殘,咱看過戚繼光等人募兵制度,給士卒錢財,倒是能打勝仗,可朝堂也沒有那么多錢養那么多人。”

    朱元璋意味深長的瞥了王布犁一眼:“世襲制能保住大明兵源,每年都花錢養那么多士卒,那得是天文數字,而且咱也擔心會出現魏博牙兵的事件。”

    “那我就不知道有什么解決辦法了。”

    王布犁當然知道朱元璋作為一個開國皇帝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定下了許多祖制都不能改。

    偏偏有一個叛逆子孫嘉靖,很多時候都要給祖制挑出錯來,對著干。

    朱元璋能明白王布犁話里的意思,天下哪有什么都能防的住的制度啊!

    “罷了罷了,此事先回去多想一想。”

    朱元璋扶著自己的額頭道:“大起大落之下,咱精神頭有些累了,先歇了吧。”

    然后他就消失了。

    朱棣坐在一旁,瞧著王布犁:“妹夫,咱還是覺得丟臉。”

    “還是看的少了。”

    “你不用安慰我。”

    朱棣對于王布犁的話搖搖頭:“咱從歷史上尋,也就是這么獨一份,讓咱給趕上了,你讓我如何做?”

    “老四。”王布犁瞥了他一眼:

    “方才伱盡顧著自責,沒聽明白我與你爹話里的意思嗎?

    我們在如今做過的任何一個決定,都能影響你看見過的未來事情發生。

    也就是興許躲過了這個結局,但是會迎來另外一個結局。

    未來才是最不好把控的那種,它可不會以人的意志改變。”

    朱棣坐在一旁,細細品味王布犁的話。

    倒是徐妙云率先開口道:“你的意思是,假如我們今年生了個孩子,依舊叫他朱高煦,可他不一定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朱高煦?”

    王布犁聞言很快就點頭道: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因為在你不知道這個未來情況之前,你是按照此處展示的未來事件做的。

    可是你提前知曉了,一旦沒有選擇當時的選擇,那未來就變得無法確定了。”

    “嘶。”

    朱棣聽著徐妙云的轉換解釋,連連點頭,原來是這樣。

    “那一旦有所改變,是不是咱的大兒子高熾不一定能生出咱的好圣孫這種事。”

    面對朱棣的詢問,王布犁頷首:“你理解對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