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突如其來的想法,讓高蕓的心緒一下子變得特別激動,因為這件事要是真讓她給辦成了,簡直不敢想象能給他們這座城市的未來帶來多么大的好處。 原本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縣城。 絕對有發展成一個巨無霸的潛力。 她現在這些操作,包括搞大型食品廠,搞各種養殖場之類的,哪怕再怎么發展,撐死了,幾十年后最多也就發展成一個超大型食品廠,順帶著把自己的家鄉,變成一個不錯的大型農業城市。 但大型農業城市跟大型工業城市。 甚至于金融城市之類。 肯定還是沒辦法比的。 可如果能在未來十幾年里,保住大量的非文科類教授,并且把這些教授全部都留在本地,再把大量的優秀知青們也都盡量留在本地,同時從未來世界弄來更多的技術,乃至于知識創辦大學。 到時候她完全可以只憑真本事,憑硬本事,把自己老家變成超一流城市。 而不像其他那些超一流城市,要么是靠政策,要么靠地理位置,要么就是靠政治成份,得以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激動了快有十分鐘之后,高蕓才好不容易緩和自己的心情,然后便跟她母親楊琴開始商量一些細節,并各自安排了點任務,就掛斷電話,忙碌了起來。 區別在于她母親是真忙去了,高蕓則是先列計劃,列好計劃便趕忙睡覺。 生活習慣一旦養成,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在不喝咖啡濃茶的情況下,正常都會犯困,所以高蕓列好大體計劃,就趕忙簡單洗漱了下,會六八年睡覺了。 然后第二天早上一大早起來,就趕忙找已經退休了的唐明月商量這件事。 她兒子,也就是張懷陽吧,能做到如今這位置,勝在他有個有能力有魄力的母親,而不是他本身有啥能力,相比較于找他商量,高蕓更愿意找唐明月。 唐明月那邊更拎得清,對很多事看的也更透徹,并且更能給出好的建議。 當然了,肯定不可能實話實說。 見面寒暄兩句后,高蕓便開門見山的表示自己對未來風向的一些看法,淺談了一下各方面的變化和對未來的擔憂等等,然后這才說起自己想說的正事: “唐姨,不管別人怎么看,但我們自己都很清楚,發展離不開科技知識。 離不開有文化,有能耐的人。 不提我們的那個食品廠,目前有不少好東西都是我一些有文化,有能耐的朋友幫忙搞定的技術攻關,各大養殖場的科學化養殖之類,也有他們的幫助。 包括農作物育肥選種,提高產量。 同樣少不了這些。 我琢磨吧,咱們現在做的這些想要再繼續往其他省擴張,沒什么指望了 很困難。 所以只能在現有的技術上深耕。 但是沒人才啊,前兩年我就在琢磨這事了,可因為缺乏人才,實在沒辦法搞,總不能真指望初中畢業的那些個知青幫上什么忙吧,最起碼也得是高中畢業,然后還得懂點專業知識啥的是吧。 可有教授不用,那是暴殄天物。” 怕唐明月難以理解,高蕓繼續道: “我給您舉幾個例子吧,現在咱們只能種點香菇平菇,新鮮香菇和平菇本地賣,賣不出去的就曬干做成干貨,或者做成香菇醬平菇醬之類的往外面賣。 可如果未來我們能種猴頭菇,能種那個什么松茸的話,那該有多了不得。 去年廣交會我跟您都去看過。 野生松茸干要賣三百多一斤啊。 咱們要是能跟香菇一樣種,就算賣不到三百一斤,三十一斤總能賣得到。 以前香菇也沒法種,可后來不就有人研究出來了嗎?只要有足夠的人才和足夠的時間去慢慢搞,肯定能成功啊。 這還只是一方面。 研究種出更好吃的水果,種類更豐富,生長速度更短的蔬菜,產量更高更耐旱,或者說更能抵御重災的農作物。 甚至于吃更少的飼料,能長出更多肉的豬和雞,通通都是可以研究的啊! 但咱們缺人才,沒有人才。 所以您懂我的意思吧。” “大概能夠理解,但這事不大好辦啊,你要是要三五個人才的話,我能幫你弄,可是大量就太困難了。而且不論知青還是那些教授,一般遵循的原則都是富裕的地方往貧窮的地方挪,人多的地方往人少,人力資源不夠的地方挪。 我們這原來確實算貧窮,但現在在你和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經跟貧窮完全不搭邊了。要不是我們這是新發展起來的,一直擴張,一直增加工作指標,基本沒有什么閑散無業的年輕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