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低頭一看,手里那張紙明顯算通知單,不過上面的小區也不是她現在住的這個小區啊,是他們小區對面,學校邊上的一個老校區,只有六層高的那種: “哦,我想起來了。 十幾年前樓上那家沒有一丁點賣房打算,然后你們倆就是在那個小區買了一套房住的是吧,當時那個小區的房價最低,不過這么多年你們一直沒賣嗎? 而且要拆應該也無所謂吧。 現在拆遷是不像以前那樣能夠發財啥的了,但咱們這也不算虧吧,我記得前段時間的政策不是說拆一補一,然后再賠個裝修錢,以及兩三年的房租錢。 你們那套房當初只是做了簡裝吧。 怎么也不至于虧啊!咋不好了?” “哎呀,拆遷能不能賺錢,虧不虧無所謂,咱們家現在也不缺這點,關鍵是那邊那個老小區要拆遷了,咱們這離那邊也沒多遠,就隔了一條街,現在看著好像沒拆遷的跡象,可再過幾年呢? 要是咱們這邊也拆遷了的話。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到時候我們是在這當釘子戶還是怎么辦?要是真拆了,你又該怎么辦?” 楊琴看高蕓還沒把握住重點。 當即便十分焦慮的說道。 她焦慮擔心的當然不是學校邊上那套老小區已經好幾年沒住過,也沒租出去的房子會不會虧錢。她擔心的是很多時候拆遷都是一片一片的拆,萬一她閨女的快遞驛站也要拆,那可該怎么辦。 不當釘子戶,放任被拆。 哪怕不影響她閨女回來,她閨女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方便回來啊。 要是影響回來或無法回來。 那就更完犢子了。 可要是當釘子戶,先不提會不會有很多人同意,然后針對她閨女啥的,即便沒人針對她閨女,負責拆遷的,肯定也會設法詳細調查一下她閨女的情況。 可她閨女的情況明顯也禁不住查。 擔心的事太多,能不焦慮嗎? “哎呀,媽,不至于,你也不看看咱們這小區的樓有多高,又有多少戶人家,三十層高的樓,一個單元就是六十戶人家,總共二十八棟樓,一棟樓,少的有四個單元,多的好像有六個單元。 這都拆了,得花多少代價成本。 又得建多高才能回本啊! 我估摸著,是不是附近又有高中倒閉了,或者說合并啥的,都并到這邊來了。然后這邊的學校要擴張還是啥情況才要邊上那個老小區,咱們這都七八年沒聽說過搞拆遷了,邊上還有不少小區好多房子沒賣的出去,一直空著閑著。 你等等啊,我查一下,問一下。” 相比較于楊琴的擔心,高蕓是真不擔心,雖然他們小區與要拆遷的那個小區僅僅隔了一條街,但兩個小區拆遷的代價,差距至少七八倍,本地財政已經赤字好多年,地產公司也倒的差不多。 不少爛尾樓都是本地城投兜底。 有的兜到現在還沒交貨。 應該沒什么冤大頭過來拆遷吧。 相比較于城投公司拆遷建樓,又或者其他地方的地產商投資拆遷,高蕓無疑更愿意相信是生源減少,導致一些學校倒閉合并,邊上本地最好的學校可能要擴招,地方不夠,有錢有資本,斥巨資把左邊那個老小區拿下,擴建校區。 說著的同時,高蕓就已經拿出手機上本地的一些相關網站上面搜索查看。 并且沒一會就了解具體情況了: “媽,沒事的,我查了一下,又有好幾個小學初中因為生源不夠,準備倒閉合并過來,這邊學校教室不夠,整體搬遷代價更大,所以就向上申請,把邊上占地最大,最便宜的老小區拿下了。 不僅如此呢,后面那個公墓也拿下了,目前正準備整體搬到更偏的地方。 算下來的話,咱們小區對面那個學校總面積至少得擴大一倍有余,短期內應該很難再繼續擴張了,即便生源數量再怎么減少,一個地級縣也不能就只有一個小學和初中,不可能拆到我們這。 所以您就放寬心吧,沒事的。” 喜歡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請大家收藏:(cwzww)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