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開物-《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
第(3/3)頁
小張更是發出“嘁~”的一聲,仿佛在說:
“就這?”
“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這事誰都不敢肯定,還是要以報道為準。”高老師道。
說完后,他想了想,又嘆了口氣道:
“不管國家在研發什么武器,都是機密,咱們只能等消息。”
……
關于“開物”的討論,很快席卷全國的大街小巷。
對于這個突然出現的神秘人物,人們都充滿好奇。
他或者他們,是什么來歷,做了什么,有為什么能夠跟河圖和天工并列。
足夠讓人聊上一天一夜都停不下來。
不同于街面上的熱鬧和興奮。
作為主角的李暮,反倒十分地淡定。
在床上醒來,依照習慣洗漱鍛煉完后。
他難得悠閑地在家中看書。
畢竟是特殊時期,研究所要暫時少去,甚至是不去。
花了1個小時,將錢五師贈送的工程控制論讀了一遍。
李暮感覺收獲滿滿。
這本書在航空航天、工業自動化、電力系統、汽車工程等等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應用。
最離譜的是,連機器人學都有涉及。
從機器人的路徑規劃、運動學和動力學控制。
到環境感知、定位與路徑設置等,有比較清晰的思路和闡述。
這些東西,即便是在后世,都不算過時。
“不過機械狗還好,機器人就算了,搞了也沒用,外骨骼裝甲倒是可以試試。”李暮暗暗想道。
就應用上來講。
機械狗肯定更好,在后世夏國的部隊中已經得到應用。
外骨骼裝甲,也能偶爾看到一點消息。
可機器人……
這個是真沒什么用,至少暫時如此。
“還是先把衛星搞出來吧,爭取10年內把北斗搞出來,在太空建立起足夠的優勢。”李暮開始計劃。
太空中的好東西可不少。
遠的不說。
就說月球上,氦-3、鈦鐵礦、稀土元素等等,樣樣都是寶貝。
“首先要把火箭技術解決,推進系統要上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還要把多級火箭的分離和控制技術拿出來。”李暮開始動筆。
夏國距離東紅1號衛星上天,還有著很多方面的技術挑戰。
除了火箭技術外。
還有衛星技術、控制系統、地面支持系統、材料科學、系統工程等方面。
當然,發射一個東紅1號,并不是他的目標。
畢竟其誕生的意義,主要還是在政治和技術方面,標志著夏國進入太空時代而已。
上面既沒有搭載科學儀器,也更多的功能支持。
對于他們的科學發展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驗證了很多技術,加強了他們的信心。
“參考一下北斗試驗1號吧。”李暮很快找到參考目標。
托阿斯克還在京都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的福,他找到這些資料并不困難。
從衛星結構的有效載荷和平臺系統。
到上面采用的多項關鍵技術,導航信號生成與發射、短報文通信、軌道控制與保持等。
基本都有詳細的記載。
不過畢竟是2000年的東西,現在想要搞出來,也還是有許多問題。
但完整版的搞不了。
搞個刪減版的,李暮還是有點把握的。
……
本來打定主意要好好休息。
一不留神。
又研究了一個上午。
李暮伸了個懶腰,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稿紙,隨手塞進抽屜。
這幅場景。
看得剛剛進來敲門提醒他吃午飯的關建民一陣好笑。
誰能猜得到。
這些被李暮隨隨便便丟進抽屜的稿紙。
上面記載的,就有可能是震驚整個世界的科技呢。
就在他微微出神的時候。
李暮已經拿起公文包,道:
“今天我準備去一趟京影廠,你去開車吧,午飯我們就在那兒吃。”
“不去京工院嗎,今天阿列克謝應該會很著急找你吧。”關建民疑惑道。
昨天天基工程的消息一出來。
老大哥那邊肯定急著想辦法將事情搞清楚。
但夏國不可能主動和他們解釋。
所以只能找曾經和阿列克謝談過些許內容的李暮。
聞言,李暮笑道:
“就是要讓他急才行,而且我也不能上趕著去,否則容易讓人起疑。”
“行。”關建民點點頭,沒有再問,轉身飛快去準備相關事宜。
……
京影廠,大門外。
廠長田坊,帶著廠里的領導班子,靜靜地等候著。
過了大概半刻鐘的功夫。
遠處漸漸出現五六個騎著自行車的人影。
眨巴眼的功夫。
這些人就到了近前。
田坊連忙迎了上去,笑著道:
“各位是半導體集團的同志吧,歡迎你們來到京影廠!”
他一邊說話,一邊打量著這些年輕的面孔。
半導體集團,在夏國還是非常出名的。
其以幾乎一己之力,帶動了夏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大大改善了國計民生的情況。
而且規模至今仍在不斷擴大,地位極高。
打頭的年輕人聽到田坊的話,禮貌地說道:
“田坊廠長你好,我是半導體集團產品部的組長,吳希。”
“原來您就是和我打電話的吳組長,沒想到您竟然這么年輕!”田坊有些驚詫道。
對方的年紀看著頂多也就二十五六的樣子。
便當上了半導體集團這種重要單位的組長,不可謂不厲害。
聞言,吳希笑道:
“都是領導們的看重罷了。”
“不說這個,我們盡快開始吧。”
“這次我們帶來了最新研發的半導體攝影機和彩色放映機等設備,在貴廠開展第一次試驗。”
他并沒有多客套。
而是選擇直入正題。
畢竟產品部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要不是聽說這是李暮特別吩咐要注重的事情,他都不會在百忙之中抽空過來。
“好好,吳組長,請進。”田坊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旋即,一行人便走進廠內。
……
一邊往里走。
田坊一邊向吳希介紹廠里的情況。
待來到會議室后。
又將等候在此的劉師隆、趙旦、于蘭、謝芳等人介紹了一遍。
這些都是他們廠的著名演員,拍攝了《英雄兒女》《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在最后,他滿是高興地說道:
“吳組長,有了你們那邊的先進攝影設備,再加上我們廠的好演員,一定能夠拍出好電影。”
“我也是這么想的,不過田廠長,我有一個拍攝電影的想法,不知道您要不要聽一下。”吳希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