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人空巷,只為看他一眼,古代頂流美男,被粉絲活活看死#歷史#小知識#歷史人物】 他帥到慘絕人寰,是史上第一個被自己帥死的男人。他的美讓男女同事、親舅舅都和他組cp。他5歲出門時就被美女要求貼貼抱抱。除了長得好,他還是一個最強王者辯論大師,三言兩語就能讓對手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就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衛玠。古代離奇而死的人很多,有喝酒喝死的,掉在廁所淹死的,過于興奮而死的都有,但因為長得太帥而死的衛玠是頭一個。這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事,就有了一個成語“看殺衛玠”。 衛玠生于西晉武帝太康7年(公元286年),出生在東衛氏家族。這一家族自漢代以來便是北方望族。 他的祖父衛瓘是西晉開國重臣,官至司空,既是政治家,又是書法家,其章草書體與索靖并稱“一臺二妙”。父親衛恒繼承家學,以書法理論、四體書史聞名,魏宣、魏廷等人皆因采取其學說而顯赫一時。 然而,顯赫的家世并未給他帶來安穩的人生起點。元康元年(291年),衛瓘因卷入賈后與楊駿的權力斗爭,全家除衛玠與兄長衛璪因早出城幸免外,其余悉數被害。這場滅門慘案發生時,衛玠年僅5歲。 家族的驟然崩塌為他的人生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也塑造了他敏感而多疑的性格。或許這種早慧與早熟正是家族悲劇催生的結果。 衛玠童年時便風神秀逸,但每當旁人提及祖父之事,他則掩面嘆息。這種早慧與早熟或許正是家族悲劇催生的結果。少年時期的衛玠已展現出非凡的才華與外貌。據《世說新語》記載,他從小就有美名,車行于洛陽時,路人皆嘆“誰家璧人”,就是說他像美玉一樣。 雖有“璧人”之稱,這種超越性別的美貌成為他身份的重要標簽,但他并未止步于容貌帶來的贊譽。 他自幼精研《周易》《老子》,能通達玄理,其清談造詣甚至令名士樂廣感嘆“若思之深,可復得乎?”這種將美貌與智慧結合的獨特氣質,使他在洛陽名士圈中迅速嶄露頭角。 值得注意的是,魏晉時期對容貌的推崇并非單純審美,而是將容貌視為內在氣質的體現。衛玠的“冰清玉潤”既是對其儀態的贊美,更暗含對其人格境界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衛玠的親舅舅王澄也是大美男一個,可跟衛玠站在一起瞬間被比下去了。 但在魏晉南北朝的荒唐時代,戰亂四起,人人都在為生計憂慮,都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到明天,所以社會風氣逐漸放縱。 不僅女人喜歡美男,男人也喜歡美男,當時的同性戀之風從朝廷貴族傳到民間,所以當時衛玠的男粉絲也很多,其中就包括他老舅王澄。 史書記載,他們同游時,如同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這兩人站在一起,一個賽一個的帥,不得不感嘆古人的開放程度。 成年后的衛玠面臨人生選擇,這成為理解其人生軌跡的關鍵。按照門閥制度,他本可憑借家族余蔭入世,但經歷家族巨變的衛玠對政治始終保持著疏離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