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齊萬年是西晉時期氐族部落的首領。他在元康六年(公元296年)起兵反晉,迅速占領了關中地區,對西晉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平息叛亂,西晉朝廷派出了多路大軍進行討伐,其中就包括梁王司馬融統領的軍隊。李矩作為司馬融麾下的衙門將,也參與了這次戰役。 在討伐齊萬年的過程中,李矩憑借出色的指揮才能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率領部隊深入敵后,多次與齊萬年叛軍展開激戰,不僅成功牽制了叛軍的主力,還為友軍爭取了寶貴的戰斗時間。 最終,在李矩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西晉軍隊平定了齊萬年的叛亂。李矩在軍中的聲望和地位因此進一步提升。他因功被封為東明亭侯,同時擔任都護之職。 然而,平陽太守宋仲卻想讓自己的親戚無極擔任都護。李矩不愿與其發生矛盾,便假稱有病主動離開。但心胸狹隘的無極卻擔心李矩反悔,暗中派人對其刺殺。幸虧得到好心人的救助,李矩才保全了性命。 從公元291年到306年,西晉王朝爆發了八王之亂。東海王司馬越雖然成為了這場動亂的最終贏家,但因北方民族趁亂入侵中原,局勢依然不穩。匈奴劉淵與羯族石勒等人的崛起,成為司馬越的巨大威脅。 公元307年,中原亂象叢生。劉淵建立漢國,勢力迅速擴張。而石勒率領的羯族騎兵更是兇猛異常,勢如破竹,攻城略地。匈奴劉淵進犯李矩的家鄉平陽,李矩選擇投靠司馬越,被任命為汝陰太守。隨后,他開始著手招撫流民,組成自衛武裝力量。還在永嘉初年,與汝南太守袁孚一起率領民眾修筑千金堨,以便利水陸漕運。 三年后,漢國大將石勒進攻滎陽。李矩便安排老弱病殘在山中放牛馬誘敵。當時石勒的士兵爭先恐后地追尋牛馬,李矩的伏兵突然出擊,高聲吶喊,敵軍頓時慌亂不已,遭受重創。 公元310年6月,漢國大將劉曜進攻懷城。河內太守郭默抵擋不住,準備前往新鄭投奔李矩。李矩計劃安排部將郭誦領兵接應,但因兵力不足不敢冒進。恰好荊州劉弘派其參軍張昭率領五百鮮卑騎兵前往長安覲見愍帝,返回途中路過李矩營地。 李矩知道劉曜部下鮮卑騎兵向來懼怕奇兵,便勸說張昭共同攻擊劉曜部隊。果然,劉曜的部隊見到鮮卑騎兵后不戰而走,郭誦隨即趁機渡河,夜襲懷城。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漢帝劉聰派劉暢率領三萬騎兵進攻潁川。劉暢在接近李矩駐地時,試圖招降李矩。由于對方來得太快,李矩所部并未做好戰斗準備,于是準備采用詐降之計。 為了能讓劉暢相信,李矩將精銳部隊全部隱藏,讓對方見到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同時送上牛酒以示投降。劉暢見狀,毫無戒備,于是大擺宴席慶祝,軍營將士紛紛醉倒。 李矩獲知敵情后,立刻命令郭誦率領千名勇士夜襲劉暢的營壘。最終,一舉斬殺數千人,劉暢僅以身免。戰后,李矩在繳獲的物品中發現了劉聰的書信。 信中命令劉暢消滅李矩之后,再到洛陽殺掉趙固。趙固是漢朝政權的洛陽守將,與長史周震之間的關系并不和睦。 周震出于個人恩怨,向劉聰進獻讒言誣告趙固。劉聰于是命令劉暢在李矩得勝回師途中順道將趙固收斬。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