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界溫度達到83K的122型超導材料,可以完全頂替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臨界溫度只有8-10k的鈮鈦合金。 之所以能夠頂替,并不是因為材料成本,而是使用耗損。 超導鈮鈦合金的使用,需要配合價格昂貴的液氯,而新材料只需要使用價格低廉的液氮,兩者的成本相差極大。 目前國際超導材料市場規模大概為300億到500億之間,國內市場占據一部分,國外也占據很大的比例。 有了83k的122材料,工業使用用量最大的鈮鈦合金必定被頂替,同時也會沖擊國際液氯市場,而國內的液氯需求基本都需要進口。 這就是新材料所帶來的經濟價值。 此外,新材料還擁有巨大的科研潛力,因為材料只是剛剛研發出來,其基礎上也許還能進一步的研發。 另外,也可以通過研究新的材料,來探究其底層的超導理論和材料制造邏輯。 科研價值再加上經濟價值,新材料的價值無可估量。 …… 在王強的匯報事件結束以后,新材料的事情傳遍了整個基地。 所有人都在討論著。 “83k的122型材料,知道代表了什么嗎?就代表了超導材料市場將會迎來新一次的革-命啊!” “過去幾十年都是泥鈦合金,所有研發的幾十k的超導,根本就無法正常使用,以后完全變了。” “122型材料,電流載力都不比單質金屬差多少,可以大規模的使用,不管是電力運輸、磁懸浮,還是什么其他用途,都會用新型材料了。” “這個材料創造了歷史,會打破整個國際市場的格局,以后液氯估計只能實驗室用一些了……” “超導領域會迎來重大發展,市場也會變大,很多因為成本可用可不用的領域,以后可能都會用,各種科研領域,超導技術的應用也會更輕松。” “聽說是張碩院士研究出來的?” “這個我知道!” 有個了解信息的學者興致勃勃的說道,“過去一個月時間里,張碩都在超導實驗室,他是和溫樹茂一起研究,溫樹茂,知道吧?” “一個月呀,僅僅一個月就有這么大的成果!更不可思議的是,我感覺張碩院士根本就不在乎……” “什么意思?” “就是不在意啊!聽說實驗還沒有結束就來這邊了,他研究材料,就是因為混亂力場實驗需要……” “這你們敢信嗎?沒有材料就自己研究?” “……” 在眾說紛紜中,張碩可不是全然不在乎的,因為任務已經完成了,他確定結果沒有什么問題,但也沒有想到臨界溫度會達到這么高。 本來覺得有個70k就不錯了,根本沒想什么80k或者77k的分界線。 研究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同時也說明材料點就確實有很多意外性,運氣也占據很大的成分。 張碩當然也很高興,畢竟是自己的成果,還能有這么大的價值。 未來材料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也必然有自己的一份。 這不是一種高端科技,而是一種很直接的材料,材料是有專利的,應用制造就必定要交專利費。 錢,只是一部分,成就才更加的重要。 這是超導材料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打破了他個人在材料領域研究的空白,而且是創造了歷史。 張碩特別給溫樹茂打了個電話,肯定了他們小組的工作,也相互祝賀了一下。 他還說了一下后續的問題,“好多人已經知道了,你們那邊兒也是這樣吧?” “后續就是正常上報,按照正常的研究成果走。” 他說了一些相關的工作。 按照正常的研究成果走,就是正常去上報,正常去公開成果,不需要專門進行保密。 材料的研究上,如果不是人員的直接泄密,只拿到材料想要逆向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有了材料的成果以后就大大方方的發表論文,大大方方的公開就可以了。 因為材料牽扯了很大的經濟和科研價值,上級部門肯定會插手相關的工作,到時候,該什么流程就是什么流程,配合就可以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