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落地魔都后。 劇組簡單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開始投入到緊張的拍攝任務當中。 因為是兩個大導演同時入組,為免厚此薄彼,所以徐琨和黃建信是分兩組進行拍攝的,黃建信和陳愷歌一組,徐琨和馮曉剛一組——他倆本來就有對手戲。 開拍前好好的,到了拍攝現(xiàn)場,馮曉剛就開始慫恿徐琨,最好是能在框架里玩出花來,比如他這個杜月笙不露臉,就只拍脖子以下——要是只拍膝蓋以下,那這戲就絕了! 徐琨自然沒有采納。 馮曉剛和杜月笙本身就有幾分相像,放著這么位‘特型演員’的臉不去拍,反而去拍兩條腿,這不是舍本逐末嗎? 再說了,韓三坪拉著他費盡心思才湊齊三大導演客串,你小鋼炮只露兩條腿算怎么一回事。 好說歹說,總算是按照徐琨的心意拍了。 和陳坤的原版相比,徐琨版的蔣經(jīng)國要更霸氣一些,被老蔣召回金陵的時候,也就顯得更為憋屈。 這只是個人的風格不同,倒也談不上孰高孰低。 而就在這期間,輿論風向也悄然發(fā)生了變化,不管是傳統(tǒng)紙媒還是新興的網(wǎng)絡(luò)媒體,都或多或少的被敲打了一番。 針對徐琨的文章,每天都在呈指數(shù)級下降,取而代之的,或是社會上發(fā)生的熱點議題,或是其它明星大腕的撕逼八卦。 到四月中旬,除了網(wǎng)上一些論壇還在討論,各大媒體都已經(jīng)找不到批判徐琨的文章了。 但南方系明顯是口服心不服,他們直接來了個矯枉過正,但凡是涉及徐琨的新聞報道,全都采用了匿名,各種代稱五花八門又透著陰陽怪氣。 于是徐琨后臺特別硬,甚至能壓下滔天民意的傳聞,再次甚囂塵上。 雖然媒體上沒有討論的,但卻通過街談巷議,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地。 而對此最為篤信不疑的,就是港島那些人——徐琨去年能隔空搞的港島娛樂界元氣大傷,直到現(xiàn)在都還沒有緩過來,如今壓制一下內(nèi)地媒體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四月底,有人在港媒刊登了著名異見人士梁問道的訃告,聲稱梁問道先生其實已于十幾天前去世,所以最近半個月都沒有任何消息傳出。 這讓港島文化圈哀聲一片,迅速集結(jié)起來準備發(fā)動群眾去TS府請愿,要求必須徹查此案。 結(jié)果當天傍晚,梁問道啟用飯否舊賬號,向公眾宣布自己還活著,只是被大多數(shù)媒體集體禁言,其中甚至包括港島媒體,所以最近才沒能及時發(fā)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