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五月,廣東某位匿名聽眾,在電臺給‘某票房特別高的大導演’,花錢點了一首《只手遮天》。 這件事情迅速被港媒報道出來,然后徐琨稀里糊涂就多了個‘只手遮天大佬徐’的諢號。 不過徐琨壓根沒空理會這些,《建國大業》已經進入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室內戲的補拍任務交給了黃建信,他則帶著劇組大半人馬,開始拍攝戰爭場面。 在片場摸爬滾打了大半個月,總算是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任務。 結果到剪輯的時候因為素材太多,民主人士的戲不能刪、KMT的戲不能刪、我黨的戲也不能刪。 最后根據上級指示,只能含淚刪掉戰爭場面,節選保留其中一小部分精華——徐琨氣的跺腳罵娘,發誓以后再也不拍這種縛手縛腳的戲了。 與此同時。 姐妹團團綜的第一期,也終于在六月一日正式上線,然后迅速掀起了軒然大波。 姐妹團綜前期引流不少,兩人一組為留守兒童完成心愿的噱頭,在09年也還算新穎,但這些都不是節目引爆輿論的原因。 真正讓這期節目沖上風口浪尖的,是蔣昕和劉施施組接到的任務,這個任務是一個即將升學到初中的十二歲女孩,想要委托兩人給四年前改嫁的母親帶一封信去。 因為已經失聯許久,蔣昕和劉施施費了好一番功夫,才終于找到了女孩的母親。 結果女孩的母親當著攝像頭打開了信,卻發現里面通篇寫滿了‘我恨你’三字,其中一些甚至是用血寫的。 女孩的母親當場情緒崩潰,甚至和節目組發生了肢體沖突,連劉施施的手背都被撓了個血口子。 節目組倉惶逃離現場,然后畫面一轉,就到了泰迪姐妹們齊聚一堂,開始激烈爭論要不要把這一段放進節目的畫面。 正方認為節目是要在六一兒童節播放的,不應該把這樣的情節放進去,而是應該另外補拍一個正常的愿望。 反方則認為這樣才更真實,而且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警告父母不要忽視子女的想法意見,豈不更有警示意義? 十個女人四六分成,在鏡頭下火力全開,大大滿足了吃瓜群眾的預期,也創造了好幾個名場面——而其中最大的瓜,則是半中間熊乃謹臉上的巴掌印,到底是誰、是怎么印上去的。 其次是拍攝過程當中,楊冪為什么突然換了衣服? 再其次,就是最后主導了節目組取舍的電話,到底是誰打來的。 其實第三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幾乎所有觀眾都認為這肯定是徐某人的手筆,也只有他能壓得住整個泰迪姐妹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