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此,大炎邊界線南移,大梁疆域少了四分之一。 …… 京城,金鑾殿。 眾臣行禮后。 禮部尚書段郎原率先出列吹捧,“太后娘娘慧眼如炬,任用郁松大將軍為主帥,打的大梁節節敗退!娘娘英明神武,運籌帷幄之中,絕勝千里之外,實乃我大炎之幸!” “您推斷出了敵軍主力所在的城池,指揮有功!娘娘文韜武略,令人敬服!” 不少朝臣都嫌他夸的肉麻夸張。 但是寧婉音在這一次西南之戰中發揮出來的作用,確實是有目共睹的。 而在宋固看來,他還夸漏了。 太后娘娘十分擅長查案。 康太妃遇害一案,她找到真兇,抓了怡和郡王,免去京城一場動亂。 否則,若沒有寧婉音,案子沒查出來,怡和郡王混入京城真的成事,那內亂的就是大炎了。 京城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而寧婉音居功至偉。 “太后娘娘圣明!”宋固出列道。 他不擅長溜須拍馬,短短一句話,已經表明了態度。 朝中不少人都對寧婉音很驚訝,沒想到她一介女流之輩,在幼帝登基以后,面對內憂外患,也能穩住局面,確實有一些厲害。 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所謂指揮有功,都是郁松故意捧太后,給太后貼金的,這并非寧婉音判斷出來的。 要不是怡和郡王帶回來的情報讓大梁內亂,哪有這么好的機會,不過是她剛好抓到了怡和郡王而已。 “此次西南大勝,哀家以為,當建慶典,封賞功臣,諸位意下如何?”寧婉音緩緩道。 恩賞慶典,就是讓前線的部分功臣入京接受封賞,還會有游街的環節,百姓觀禮…… 給臣民展示一下,大炎打了勝仗!乃是一大盛事。 而這種以戰功慶祝的慶典,不是隨便幾場戰役就可以承辦的,需有開疆拓土的大功,十分少見。 寧婉音在西南大勝以后,第一件事就要求辦慶典,在不少看她不順眼的朝臣眼中,便是愛慕虛榮,喜愛夸耀她的功勞。 但如今確實是開疆拓土了,也沒理由反對。 “太后娘娘,西南戰事雖暫定,但并不穩定,郁松大將軍不便入京。”宋固提醒道。 他不在意搞不搞慶典,只從最實際出發,西南目前需要郁松坐鎮。 “宋愛卿所言甚是,所以哀家決定,召東川侯父子回京。”寧婉音道。 這話一出,不少朝臣覺得,太后這是拉攏董家呢? 如此榮耀,皆給董家父子。 但薛征瞬間反應過來,寧婉音這是想收回董家的兵權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