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感言-《升格前夜》
第(2/3)頁
但同樣,它也是絕對自由的、肆意生長的、無法復刻的,充滿了一位作者對于“故事”這一形式載體的充沛情感。
只是單純的、作為故事本身這一存在。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我故事的主角隨著我年歲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嚴肅,越來越壓抑,越來越憤世嫉俗。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只覺得恍惚。
我喜歡的那個滿嘴冷笑話與段子的主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陰郁的、悲觀的可憐人。
……
唉,他媽的,當大學生的日子真的好啊,除了傻逼點哪里都好的要死啊。
如今回顧一下,我真是想念極了那段日子。
那時我剛畢業,住在沈北的一處小區里,租金很便宜,和我的室友蔡哥共同分擔,我每天要做的就是起床、碼字、打游戲、看小說。
小區入住率不高,即便半夜音量拉滿也不會擾民,樓上有個傻唄外國留學生,他把洗衣機放在陽臺,每次洗衣物水都會淌下來,附近就是大學城,滿大街的小吃與歡快的大學生,充滿了市井氣息與年輕的暢快感,無論你是什么時候出來,你總能在街頭看見稀稀拉拉的人影,以及支棱的小吃攤,確保你在什么時候,都不會餓肚子。
我每天碼完字后,經常騎著共享單車到附近的小吃街,在露天的炒飯攤子,點上一份大醬雞蛋炒飯,多加辣椒油,然后和蔡哥一起坐在馬路邊,抱著盒飯胡吃海塞。
那時我還養著一只叫jojo的倉鼠,不用考慮未來的路途,不必擔心這個、那個,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享受當下。
夜深了,就和蔡哥一起出門騎車,繞著沈北溜達,或者冒著雨去雨潤批發中心進貨。
那時我的稿費并不多,買不了我心心念念的mb強襲,也換不了牛逼的新電腦,除了維持還算體面的生活外,什么也做不了。
但那時的我并不覺得痛苦,我的能力與我的欲望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我處于絕對滿足的狀態,比賢者還賢者,簡直就是大佛陀時間。
那是段不錯的日子,可惜,自那之后就再未有過。
……
至于這本書是否會有續作,實際上,我并不確定,我的草稿箱里,確實有那么一個文檔,被暫命名為“升格之后”,但里面的故事并沒有緊接故事發生的2042年,而是一口氣跳躍到了很久之后,真正的未來之中。
我不善于寫那種社會巨變、世界動蕩的故事,如果是奇幻還好,架空的世界任我操弄,但這是一個現實世界,所以只能將時間線無限往后延,一切推倒重來。
因此,各位在讀本書時,也會發現一些過于臨近現實,所以為了臨近現實的合理性,做出了許多麻煩的回避。
比如,在一個現實的、近現代的社會里,我最愛的大殺特殺環節只能取消了,嗨呀,真可惜啊。
除此之外,我還想過一些同世界觀下的不同故事,例如我最開始的設想中,國家出臺了城邦法案,每個超級公司所在的城市,都會高度依賴該公司的科技。
本書的故事便是神威科技與銨言市,那么另一個故事就可以是壽恒生命與慶源市。
……
在我審思的這段時間里,我總會把思緒拋到無限遠,焦慮就像催化劑一樣,把我帶到了尚未發生的未來之中。
又比如,我有段時間一邊摸著我家貓,一邊傷感地尋思著,小貓咪真好啊,可惜再有十來年,你就要死了哎。
然后就開始一段莫名其妙的悲傷。
大家對于這段劇情應該挺眼熟,足以說明,有些東西,確實是取材于生活了屬于是。
哈哈哈,挺矯情的。
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有時候我也在想,我可能是過于害怕死亡了,所以總是對年齡感到焦慮,仿佛每過一年,自己就朝著那注定滅亡的未來更進一步了。
我不怕各位笑話我,也不羞愧于向著各位表達我這些古怪的奇思妙想。
就像前文說的那樣,誠懇地向大家分享我認為我能分享的一切。
大概這就是文青?盡管苛責我吧!
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有點矯情,不夠男人,但又想啊,強撐著裝給誰看啊,不如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多少還能讓自己爽一些。
我父親曾好奇,好奇為什么這個年紀的我,會考慮死亡這種事。
誰知道呢,可能就是想的太遙遠吧,總會幻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作品是作者人格的映射,這種事沒什么好遮掩的,就是得堂堂正正是吧。
作者和作品一致,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知行合一。
……
所以,經過這番令人疲憊不堪的審思后,我得到了什么呢?
我想,我意識到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作者了。
我不確定這是否算是一朝悟道,但這確確實實讓我意識到了,我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作者。
也許我接下來寫的書會撲街,會暴死,會窮困潦倒之類的,但我還是可以肯定地告訴自己,我明確了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作者。
在我這段沉思的時間里,我讀到了一句話,具體來源記不太清了,但依稀記得,應該是來自《神之天平》制作人的采訪。
那是個非常棒的游戲,一個老哥自己硬生生做了十來年,才能令它得以誕生,一直令他如此堅持走下去的,只是一個念頭。
“如果我明天出車禍死掉了,我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來些什么。”
當時聽到這句話時,真的有種很微妙的感覺。
都2024年了,就像文中說的那樣,每天大家都要接受數不清的信息,微博、貼吧、b站巴拉巴拉,信息過載像瀑布一樣在大腦皮層上沖過,直到把溝壑也變得圓潤起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能被人記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就像刻在石頭上的文字,也會被風蝕磨平。
之前看到一個關于余華的采訪,他就認為,世界的主題就是遺忘。
那么我想,我希望成為一個不那么快被大家遺忘的作者。
我希望寫的故事也許不會很賺,不會很火,甚至不夠好,但它仍會在大家的記憶里留下一定的刻痕,能稍稍地,慢一些被腐蝕干凈。
還有的就是……浪漫吧。
我想寫一些浪漫的故事。
畢竟我只是一個平凡人,所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奢求的也只是如此。
……
這一陣我過的很難熬,每天都渾渾噩噩的,碼字也有氣無力,有些時候,我甚至反而慶幸,自己這本是一部短篇,如果寫的是長篇,我不敢想象我這樣的狀態會把故事弄成什么樣。
我這人再怎么不堪,對于自己的作品還是有著極強的責任感。
畢竟對于我這個極度自閉,在現實世界里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人來講,我的作品是我僅有的、獲取他人認可、自我價值的東西。
鍵盤就是我的靈魂啊。
每天起床后,等待我的都是未知,我的情緒像波浪線一樣起伏,最開始的時候劇烈的像地震一樣,現在好了很多,但仍像水面泛起漣漪。
樂觀的時候,我會很容易地寬慰自己,但悲觀的時候,整個人就陷入一種牛角尖里,一副不死不休的勢頭。
我需要一段時間調整我自己,我暫時也不清楚需要多久,但確確實實要給自己放一個徹底的長假了。
……
最難熬的那段時間里,我去尋求了醫療援助,經過檢查我有點問題,聽起來很哈人,但都2024了,成年人誰還沒點問題啊,是吧?
問題不大,我有在吃藥,疏導心情,尋找生活的另一種解法。
我朋友還說,我也許是給自己的鐐銬太多了,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堅持,生活其實就輕松了許多。
另一些朋友則說,別吃藥,比起吃藥不如增加點不良嗜好,比如說去抽煙,污染一下我九九新的肺子。
也許是太渴望一個參考建議,一個標準答案,我和許多人都聊了聊,聊大家的人生,遇到的各種問題,試圖從他們的身上,找到一些建議。
于是乎,大家那千奇百怪的人生都向我敞開了大門,絢爛多彩,聞所未聞,涉及個人隱私,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但……人生有時候并不需要建議,同樣,它也沒有任何標準答案可言。
……
我的家人、朋友,都曾安慰我,我才二十來歲,正是迷茫的年紀,正是享受痛苦的好時節。
如果一個人二十來歲活的順順利利,人生美滿,這反而才是不正常的。
當下令我倍感困擾的一切,放在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之后,回過頭看去都不算個事。
其實我挺能理解這他們的意思,再強烈的痛苦,放在“人生”這一巨大的宏觀尺度下,其實都很渺小的。
但我覺得這樣的安慰自己的方式并不合理,就像用眼下的痛苦,換取未來的貸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