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或許你愿意看到這里-《終結古戰場》
第(2/3)頁
他生于1899年,沒有具體月日,只知是阿根廷某地的富裕人家,后人把他定位為詩人和歷史學家,病逝于1986年。他的晚年生活不算祥和,臨終前三年感染眼疾,為抵抗失明消耗了一輩子積攢的財富,最終死在阿根廷的一家不太有名的公立醫院。
有傳聞說,這似乎是他的意愿,甚至在網絡上流傳有一段無法辨別真偽的“原詩”——落葉歸根,庭院的色彩最終歸于單一//落日余暉潛入大地,生銹的土壤//奇異的光芒湮滅于黑暗//恐懼//與心跳一同,悄然停歇//當我們領悟//已身在其中。(湯柏生譯)
他在32歲那年在阿根廷歷史上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創立了名為“陽光晚霞”的公益基金會,基金會因他晚年資金周轉緊張于1981年關閉。基金會面向當地所有居民,目標傳播知識,手段則是建造免費圖書館。
據我查到的資料統計,基金會前前后后成功運作了三家規模可觀的圖書館,其中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圖書館在1946因為突如其來的暴雨災難而遭到嚴重毀壞,三年后才開始修繕,目前因經濟問題暫不開放;另外一家位于科爾多瓦省,壽終正寢,隨著基金會關閉最終被政府接管。阿根廷政府因他所做的杰出事業授予其“慈善家”殊榮。
路易斯·賽拉諾在布宜諾斯公共圖書館建成后就長期居住館內,很少露面。布宜諾斯圖書館如今依舊正常運作,并在2007年完成與國家圖書館的合并。也就是說,《華夏野朝研究總覽》是他41歲在圖書館內完成的一部未出版作品。未出版這點讓我耿耿于懷,我想知道究竟是誰把這本用西班牙語寫的研究集匯編成了漢語。可無論怎么查找,都無法得知它通過什么途徑變成中文。我咨詢了外國語大學西班牙系的幾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他們表示研究學術幾十年,沒看過這本書,也沒聽過,甚至不知道路易斯·賽拉諾這個人。
他們跟我先前的想法一樣——這個人簡直像“憑空出現”。
后來,路易斯·賽拉諾的唐突出現在西語界引得軒然大波,我就像不慎打開了潘多拉匣子,越來越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開始發生,和西朝有關的種種文物、記載、記憶、歷史……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我已經弄不清楚,虛幻世界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入侵我們所在的真實世界。到現在為止,網絡平臺上關于西朝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多,謠言很多,辟謠更多,甚至讓人分不清究竟誰在造謠,誰在辟謠,所有人都沉湎于一場世界范圍的虛構狂歡里。
無論怎樣,我有十足把握,確信我們生存的世界正遭到入侵、蠶食和吞并。
來自西朝的栩栩如生的歷史正在取代人們過去的知識,教育部擬定修改中學生歷史教材,虛假悄無聲息地替換真實,而這種現象還在不斷推進,它像不可遏制地瘟疫、成指數爆炸增長的洪水,與日俱增滲透到世界各地。
關于我本人的經歷就先暫且打住。接下來,我想如實記錄目前發生的一些事。
就在昨天上午,哈佛大學世界史學教授西蒙·賈薩諾夫發布了一則推文,英文長得讓人頭痛,大體意思是他在美國西南部找到了西朝人曾經涉足的痕跡——這顯然太過荒謬。西朝大體位置在長江黃河之間,如果西朝人要抵達北美洲,要么跨越太平洋(天方夜譚!);要么通過白令海峽。可那位看上去并不糊涂的教授在推文中一再強調,西朝人一定是通過巨型渡輪直達加利福尼亞海岸,當地的原始部族記載了他們的到來。
推文評論區滿是對結論嗤之以鼻的嘲諷,不過我卻隱隱相信他的感覺。
現實世界中,西朝人沒有橫渡太平洋的能力,可小說模糊了西朝和東方土地的距離,如果是虛擬的,或許一切都說得通……正如小說所說,中微子在影響現實。
除此之外,世界各國的媒體都頻繁報道發現了有關西朝文物的證據,他們還在緊鑼密鼓尋找西朝人實際上是所有人類祖先的鐵證。關于西朝的文獻、論文、摘要、歷史小說和種種物品在蔓延全球,它們不是通過渠道滲入生活,而是當你回過神時,就發現它已經在那了。現實在不可逆轉地接受西朝的存在。
這里稍微篡改博爾赫斯的一句話——像西朝這樣井然有序、有大量詳盡證據的國家,為什么不能接受呢?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人們會忘記自己的母語,西朝語言將成為世界的唯一。我現在倒不太在意了,如今人們已經能為虛擬人物搭建出完整人生;把普通人變成完美產品;把晝夜顛倒……西朝曾是娛樂小說中的幻象王朝,但在虛假橫行、人人信奉的年代,它應該很快就會成為真實。我同樣不可避免會被卷入其中。
在忘記漢字前,我仍會盡快在成都安靜地寫完《終結古戰場》,順便修改一下之前的錯字和病句(或許懶得這么做了)。現在唯一能等待的,就是人類發現第二個月亮。
(本章完)
我和歷史學家們的角度不同,他們在絞盡腦汁窺探西朝的全貌,而我則專注于打聽路易斯·賽拉諾這個人本身。我在外文網站上尋找了很久,總算通過各種翻譯軟件和合乎情理的猜測,得到了路易斯·賽拉諾的生平。
他生于1899年,沒有具體月日,只知是阿根廷某地的富裕人家,后人把他定位為詩人和歷史學家,病逝于1986年。他的晚年生活不算祥和,臨終前三年感染眼疾,為抵抗失明消耗了一輩子積攢的財富,最終死在阿根廷的一家不太有名的公立醫院。
有傳聞說,這似乎是他的意愿,甚至在網絡上流傳有一段無法辨別真偽的“原詩”——落葉歸根,庭院的色彩最終歸于單一//落日余暉潛入大地,生銹的土壤//奇異的光芒湮滅于黑暗//恐懼//與心跳一同,悄然停歇//當我們領悟//已身在其中。(湯柏生譯)
他在32歲那年在阿根廷歷史上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創立了名為“陽光晚霞”的公益基金會,基金會因他晚年資金周轉緊張于1981年關閉。基金會面向當地所有居民,目標傳播知識,手段則是建造免費圖書館。
據我查到的資料統計,基金會前前后后成功運作了三家規模可觀的圖書館,其中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圖書館在1946因為突如其來的暴雨災難而遭到嚴重毀壞,三年后才開始修繕,目前因經濟問題暫不開放;另外一家位于科爾多瓦省,壽終正寢,隨著基金會關閉最終被政府接管。阿根廷政府因他所做的杰出事業授予其“慈善家”殊榮。
路易斯·賽拉諾在布宜諾斯公共圖書館建成后就長期居住館內,很少露面。布宜諾斯圖書館如今依舊正常運作,并在2007年完成與國家圖書館的合并。也就是說,《華夏野朝研究總覽》是他41歲在圖書館內完成的一部未出版作品。未出版這點讓我耿耿于懷,我想知道究竟是誰把這本用西班牙語寫的研究集匯編成了漢語。可無論怎么查找,都無法得知它通過什么途徑變成中文。我咨詢了外國語大學西班牙系的幾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他們表示研究學術幾十年,沒看過這本書,也沒聽過,甚至不知道路易斯·賽拉諾這個人。
他們跟我先前的想法一樣——這個人簡直像“憑空出現”。
后來,路易斯·賽拉諾的唐突出現在西語界引得軒然大波,我就像不慎打開了潘多拉匣子,越來越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開始發生,和西朝有關的種種文物、記載、記憶、歷史……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我已經弄不清楚,虛幻世界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入侵我們所在的真實世界。到現在為止,網絡平臺上關于西朝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多,謠言很多,辟謠更多,甚至讓人分不清究竟誰在造謠,誰在辟謠,所有人都沉湎于一場世界范圍的虛構狂歡里。
無論怎樣,我有十足把握,確信我們生存的世界正遭到入侵、蠶食和吞并。
來自西朝的栩栩如生的歷史正在取代人們過去的知識,教育部擬定修改中學生歷史教材,虛假悄無聲息地替換真實,而這種現象還在不斷推進,它像不可遏制地瘟疫、成指數爆炸增長的洪水,與日俱增滲透到世界各地。
關于我本人的經歷就先暫且打住。接下來,我想如實記錄目前發生的一些事。
就在昨天上午,哈佛大學世界史學教授西蒙·賈薩諾夫發布了一則推文,英文長得讓人頭痛,大體意思是他在美國西南部找到了西朝人曾經涉足的痕跡——這顯然太過荒謬。西朝大體位置在長江黃河之間,如果西朝人要抵達北美洲,要么跨越太平洋(天方夜譚!);要么通過白令海峽。可那位看上去并不糊涂的教授在推文中一再強調,西朝人一定是通過巨型渡輪直達加利福尼亞海岸,當地的原始部族記載了他們的到來。
推文評論區滿是對結論嗤之以鼻的嘲諷,不過我卻隱隱相信他的感覺。
現實世界中,西朝人沒有橫渡太平洋的能力,可小說模糊了西朝和東方土地的距離,如果是虛擬的,或許一切都說得通……正如小說所說,中微子在影響現實。
除此之外,世界各國的媒體都頻繁報道發現了有關西朝文物的證據,他們還在緊鑼密鼓尋找西朝人實際上是所有人類祖先的鐵證。關于西朝的文獻、論文、摘要、歷史小說和種種物品在蔓延全球,它們不是通過渠道滲入生活,而是當你回過神時,就發現它已經在那了。現實在不可逆轉地接受西朝的存在。
這里稍微篡改博爾赫斯的一句話——像西朝這樣井然有序、有大量詳盡證據的國家,為什么不能接受呢?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人們會忘記自己的母語,西朝語言將成為世界的唯一。我現在倒不太在意了,如今人們已經能為虛擬人物搭建出完整人生;把普通人變成完美產品;把晝夜顛倒……西朝曾是娛樂小說中的幻象王朝,但在虛假橫行、人人信奉的年代,它應該很快就會成為真實。我同樣不可避免會被卷入其中。
在忘記漢字前,我仍會盡快在成都安靜地寫完《終結古戰場》,順便修改一下之前的錯字和病句(或許懶得這么做了)。現在唯一能等待的,就是人類發現第二個月亮。
(本章完)
我和歷史學家們的角度不同,他們在絞盡腦汁窺探西朝的全貌,而我則專注于打聽路易斯·賽拉諾這個人本身。我在外文網站上尋找了很久,總算通過各種翻譯軟件和合乎情理的猜測,得到了路易斯·賽拉諾的生平。
他生于1899年,沒有具體月日,只知是阿根廷某地的富裕人家,后人把他定位為詩人和歷史學家,病逝于1986年。他的晚年生活不算祥和,臨終前三年感染眼疾,為抵抗失明消耗了一輩子積攢的財富,最終死在阿根廷的一家不太有名的公立醫院。
有傳聞說,這似乎是他的意愿,甚至在網絡上流傳有一段無法辨別真偽的“原詩”——落葉歸根,庭院的色彩最終歸于單一//落日余暉潛入大地,生銹的土壤//奇異的光芒湮滅于黑暗//恐懼//與心跳一同,悄然停歇//當我們領悟//已身在其中。(湯柏生譯)
他在32歲那年在阿根廷歷史上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創立了名為“陽光晚霞”的公益基金會,基金會因他晚年資金周轉緊張于1981年關閉。基金會面向當地所有居民,目標傳播知識,手段則是建造免費圖書館。
據我查到的資料統計,基金會前前后后成功運作了三家規模可觀的圖書館,其中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圖書館在1946因為突如其來的暴雨災難而遭到嚴重毀壞,三年后才開始修繕,目前因經濟問題暫不開放;另外一家位于科爾多瓦省,壽終正寢,隨著基金會關閉最終被政府接管。阿根廷政府因他所做的杰出事業授予其“慈善家”殊榮。
路易斯·賽拉諾在布宜諾斯公共圖書館建成后就長期居住館內,很少露面。布宜諾斯圖書館如今依舊正常運作,并在2007年完成與國家圖書館的合并。也就是說,《華夏野朝研究總覽》是他41歲在圖書館內完成的一部未出版作品。未出版這點讓我耿耿于懷,我想知道究竟是誰把這本用西班牙語寫的研究集匯編成了漢語。可無論怎么查找,都無法得知它通過什么途徑變成中文。我咨詢了外國語大學西班牙系的幾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他們表示研究學術幾十年,沒看過這本書,也沒聽過,甚至不知道路易斯·賽拉諾這個人。
他們跟我先前的想法一樣——這個人簡直像“憑空出現”。
后來,路易斯·賽拉諾的唐突出現在西語界引得軒然大波,我就像不慎打開了潘多拉匣子,越來越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開始發生,和西朝有關的種種文物、記載、記憶、歷史……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我已經弄不清楚,虛幻世界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入侵我們所在的真實世界。到現在為止,網絡平臺上關于西朝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多,謠言很多,辟謠更多,甚至讓人分不清究竟誰在造謠,誰在辟謠,所有人都沉湎于一場世界范圍的虛構狂歡里。
無論怎樣,我有十足把握,確信我們生存的世界正遭到入侵、蠶食和吞并。
來自西朝的栩栩如生的歷史正在取代人們過去的知識,教育部擬定修改中學生歷史教材,虛假悄無聲息地替換真實,而這種現象還在不斷推進,它像不可遏制地瘟疫、成指數爆炸增長的洪水,與日俱增滲透到世界各地。
關于我本人的經歷就先暫且打住。接下來,我想如實記錄目前發生的一些事。
就在昨天上午,哈佛大學世界史學教授西蒙·賈薩諾夫發布了一則推文,英文長得讓人頭痛,大體意思是他在美國西南部找到了西朝人曾經涉足的痕跡——這顯然太過荒謬。西朝大體位置在長江黃河之間,如果西朝人要抵達北美洲,要么跨越太平洋(天方夜譚!);要么通過白令海峽。可那位看上去并不糊涂的教授在推文中一再強調,西朝人一定是通過巨型渡輪直達加利福尼亞海岸,當地的原始部族記載了他們的到來。
推文評論區滿是對結論嗤之以鼻的嘲諷,不過我卻隱隱相信他的感覺。
現實世界中,西朝人沒有橫渡太平洋的能力,可小說模糊了西朝和東方土地的距離,如果是虛擬的,或許一切都說得通……正如小說所說,中微子在影響現實。
除此之外,世界各國的媒體都頻繁報道發現了有關西朝文物的證據,他們還在緊鑼密鼓尋找西朝人實際上是所有人類祖先的鐵證。關于西朝的文獻、論文、摘要、歷史小說和種種物品在蔓延全球,它們不是通過渠道滲入生活,而是當你回過神時,就發現它已經在那了。現實在不可逆轉地接受西朝的存在。
這里稍微篡改博爾赫斯的一句話——像西朝這樣井然有序、有大量詳盡證據的國家,為什么不能接受呢?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人們會忘記自己的母語,西朝語言將成為世界的唯一。我現在倒不太在意了,如今人們已經能為虛擬人物搭建出完整人生;把普通人變成完美產品;把晝夜顛倒……西朝曾是娛樂小說中的幻象王朝,但在虛假橫行、人人信奉的年代,它應該很快就會成為真實。我同樣不可避免會被卷入其中。
在忘記漢字前,我仍會盡快在成都安靜地寫完《終結古戰場》,順便修改一下之前的錯字和病句(或許懶得這么做了)。現在唯一能等待的,就是人類發現第二個月亮。
(本章完)
我和歷史學家們的角度不同,他們在絞盡腦汁窺探西朝的全貌,而我則專注于打聽路易斯·賽拉諾這個人本身。我在外文網站上尋找了很久,總算通過各種翻譯軟件和合乎情理的猜測,得到了路易斯·賽拉諾的生平。
他生于1899年,沒有具體月日,只知是阿根廷某地的富裕人家,后人把他定位為詩人和歷史學家,病逝于1986年。他的晚年生活不算祥和,臨終前三年感染眼疾,為抵抗失明消耗了一輩子積攢的財富,最終死在阿根廷的一家不太有名的公立醫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