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60章 九十年代-《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對照組》


    第(1/3)頁

    ==================

    三年后。

    時間過得飛快,  寶丫結婚還歷歷在目,但是轉眼已經到了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的風氣又比八十年代更寬泛不少。

    寶丫是八七年十一國慶節結婚的,如果已經是九零年的冬天了,  眼看就要過年,  三年多的變化,  真真兒不少。王一城他們家就這么幾個人,都有不少的變化。王一城再婚了,  他是去年年末跟姜敏莎再婚的,兩個人也相處了好幾年,知根知底,性格相投,倒是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王一城這一次結婚可比之前慎重多了。

    相比于之前每一次結婚的迅速,王一城跟姜敏莎這一次倒是真的處了好久,  說起來,王一城再婚的次數也不少了,  不過姜敏莎倒是沒有介意。

    姜敏莎甚至跟王一城的前妻關系還不錯,  她是在寶丫的婚禮上認識的其他人,  不僅沒有交惡,反而能處得來,就讓王一城挺沒想到的。

    但是王一城倒是覺得,  這大概是因為姜敏莎職業的關系,她在醫院工作,  見多了生老病死和難事兒,  所以她就曾說過,  人生在世只有生老病死才是大事兒,  其他的事情不用太走心,人都會輕松很多。

    如果處處都別扭著為難自己,  才是真的難過呢。

    姜敏莎很開朗豁達,看著沒什么心眼兒,但是卻也是個很樂觀的人。

    王一城也正是最喜歡姜敏莎這一點,她凡事兒都不太計較,也讓身邊的人壓力小。

    王一城跟姜敏莎結婚,田巧花最激動,她老兒子終于結婚了,真是天老爺保佑,他別在鬧幺蛾子了。老太太現在身體還倍棒兒呢。倒是讓王一城放心不少。

    王一城和姜敏莎的婚禮并沒有大辦,十分低調,就是請了一些重要的親朋好友,在大家的見證下,他們進入了婚姻的殿堂。王一城再婚并沒有引起什么波瀾,畢竟他也不是什么活躍的知名人士。

    不過王家倒是更熱鬧了一點,雖說以前姜敏莎也常來,但是這正式住進來就是很不同的。人多更熱鬧,王一城覺得自己還是蠻喜歡熱鬧的。

    這情場得意,事業就更得意了。

    這幾年王一城的書賣的更好,本職工作也更上一層樓,已經穩扎穩打的評了教授。這要說起來,他可真是事業愛情雙豐收,得意的很。

    王一城的性格其實挺嘚瑟的,骨子里是個有點張揚的人,雖說現在裝的比較內斂沉穩,但是骨子里可不是這樣的人,再外面還有幾分內斂,但是他在家倒是很活躍,姜敏莎也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兩個人感情好得很。

    相比于他們是新婚燕爾如膠似漆,寶丫他們夫妻也結婚將近三年了,不過別看寶丫結婚了三年,但其實啊,給王一城的感覺相差不大的,畢竟就算沒結婚,高錚也如同長在他們家一樣。

    現在雖然結婚了,但是他們兩個小夫妻依舊住在這邊,所以王一城沒什么很大的感覺。不過寶丫已經畢業了,她畢業之后分配在了法院工作,工作倒是很有干勁兒。

    雖然現在下海還有停薪留職的風潮很大,但是他們家的人倒是都沒什么想法,也不是那種想要拼一拼賺大錢的個性。不過雖然沒有像是商人那么日進斗金,可是王家還是很有錢的。

    王一城的書賣的極好,他又是個有眼光的,所以固定資產和現金手里都有不少。這可未見得比那些下海經商的人差,不過王一城不做在面兒上罷了。

    錢是一個好東西,不僅能保障優越的生活,也能讓人多更多選擇。

    正是因為王一城有錢,所以寶丫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為了生活多奔波考慮,她也沒有什么挫折,生活樂觀快樂。王一城對閨女的教育一直都是富貴快樂。

    寶丫聰明,但是并不世故。

    這要是王一城教得好。

    這人啊,別看嘴上整天叭叭叭的享樂主義,但是實際上倒是給閨女教的很好。就連高錚性格都有幾分像王一城,誰讓他是跟著王一城一起長大的呢。

    高錚跟寶丫結婚,王一城為什么一點意見也沒有,還不是因為高錚也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那是完全靠得住的,要是但凡換一個人。王一城絕對不會這個態度的。

    不過青梅竹馬的感情就是靠得住,小夫妻兩個結了婚過的甜甜蜜蜜的,倒是從來沒見他們兩個鬧什么矛盾。別說他們兩個,就連王一城跟姜敏莎也沒有什么矛盾,從不爭吵。

    可以說,都是情緒很穩定的人了。

    這幾年啊,他們家日子過的一如既往的好,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有不少的變化。一年又一年,今年過年王一城他們倒是不回老家了,他們會留在首都過年。

    其實王一城早就有這個想法了,他一直都想著找一年大家來首都過年,不過田巧花都不怎么樂意,她自然更喜歡熟悉的地方。再有更重要的就是,在老家可以去給自己老爹和男人上墳,她心中最重要的人啊。

    正是因此一直沒有吐口兒,不過今年倒是被說動了。

    因為王一城想大家一起過年,還叫了姜敏莎的父母,所以老太太想了想也是,王一城夫妻是去年年底結婚的,去年過年是去了老家。但是今年如果還去老家,人家父母又是孤孤單單了。

    姜敏莎是家里的獨生女,田巧花是個嘴硬心軟的,所以倒是同意了來首都過年,田巧花帶著兒子兒媳還有女兒女婿,小輩兒倒是都沒帶了。

    嗯,也讓他們自己過個年。

    其實田巧花都沒想帶這幾個傻鳥兒,但是王一山他們堅持要跟著老娘,甭管多大歲數的老爺們,只要有老娘在,他們還能說一聲自己是個小輩兒。

    王一山夫妻、王一海夫妻還有王一林夫妻都跟來了。同時跟來的還有王一紅夫妻。

    王一紅的公婆都已經去世了,他們家雖然還有兩個兒子,但是王一紅覺得幾個兄弟都來這邊過年,怎么能少得了他們夫妻。至于兩個兒子,那就都打發到丈母娘家過年去吧。

    他們兩口子包袱款款跟著老娘就走人,真真兒的如同遠去的雄鷹。

    王一城他們今年過年就要招待老王家的這一批人,除了這些人,還有姜敏莎的父母。

    這不,一大早下著大雪,高錚這個女婿就開車去火車站接人,這一次王一城倒是沒安排他們住賓館,而是是都住在了家里。如今他們這一片兒的供暖已經并入公共的管道了。倒是方便很多,再也不用考慮自己燒煤的事兒,不過就算是這樣,陳大爺依舊做著門房,他也負責簡單打掃個院子收拾個花園什么的。

    王一城一向是覺得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兒,每個月也會找擅長園林和養花草的人來收拾一下花園,不過平時日就是陳大爺管著。王一城家里現在供暖不成問題了。那自然可以讓大家住的舒坦。

    高錚一早開車去接人,田巧花眉眼都是笑意,這老人啊,那自然是喜歡勤快的后生。

    相比于他們家小五子,這高錚可勤快多了。

    她高興的上車,說:“你今天沒上班啊?”

    高錚:“我請了兩個小時假,沒事兒,我們最近不忙的。”

    田巧花吐槽:“小五子呢?他們學校不是放假了?他沒事兒不來接人,還讓你請假,真是缺了大德了。”

    高錚笑著說:“您可不能冤枉我爸,他一大早就去給您買大龍蝦了。早上要早點去才最新鮮最好。”

    自從他跟寶丫結婚,就改口叫爸爸了。

    開始的時候這一叫大家還都挺別扭,不過時間長了就無所謂了。

    田巧花:“大龍蝦?那玩意兒就是名頭好聽,吃著跟蝦也沒兩樣。”

    高錚笑了笑,不多嘴說老太太口是心非。

    田巧花也沒說這個了,反倒是問:“你媽跟咱們一起過年嗎?”

    高錚:“我媽跟我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不跟我們一起吃年夜飯了,不過大年初一會過來的。”

    田巧花點頭,確實,高錚的外公外婆還在呢。

    一行人很快的回家,距離過年還有個三四天,他們是提前到的,田巧花想著還要大干一場呢。為啥帶著幾個兒媳兒?還不是琢磨她們都是干活兒的一把好手兒,煎炒炸都會!

    不過真是到了才發現沒有他們的用武之地啊,王一城他們家人多了,也多雇了一個專門的廚師,三十五六歲的一個女廚師,說是家學淵源,且有能耐呢。

    自從她來了,劉阿姨就不用做飯了,就是負責簡單收拾一下家,也比以前輕松了。

    田巧花一年沒來,嘀咕:“這小子也太會享受了,真是生怕委屈了自己。你家就住四個人。他就雇了三個人,真能耐。”

    高錚笑了笑,心說你是不知道,這每個月還有來修整花園的,每個月還會專門找家政日工徹底做一次大掃除的,每半年還有來檢查修葺房屋的。

    他給幾個人很快的安頓好了。

    正要去上班,王一城也回來了,他身邊還跟著劉阿姨,提的大包小包,后備箱里全是各種為新年準備的食材。

    田巧花趕緊吩咐:“你們幫著給東西提到廚房,別傻站著。”

    “哎!”

    王一城笑看老娘指揮幾個嫂子,跟著樂呵,不過這天兒可挺冷的,他招呼:“大家趕緊進屋,外面怪冷的。”

    他攬著老娘進門,說:“媽,這坐這么長時間火車,你還挺有精神的?可真是夠老當益壯的。”

    田巧花得意:“那可不,你也不看看我是誰,年輕的時候就是咱們村干活兒的一把好手兒,又來你爸沒了,我一個人就給你們拉扯大,你看我是一般二般戰士嗎?”

    她十分驕傲,哼了一聲。

    王一城輕聲笑了出來。

    田巧花:“再說誰有我吃得好?我整天肉蛋奶,那都不缺的,自然身體倍兒棒!”

    王一城:“該吃就吃,咱們也不是吃不起,可得注重營養。媽,咱們家的目標可是長命百歲。”

    田巧花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就你會做怪。”

    說起來,田巧花一點也不夸張,這十來年,她的日子可好了。就連早些年那地主老財的日子都不如她呢,誰有她快活。老太太是覺得,就算是自己現在就噶崩了,這一輩子都不虧。

    當然了,能不嘎嘣最好還是不要嘎嘣,她真真兒是想長命百歲的。

    誰樂意舍了這好日子去地下啊!

    沒的那個想法。

    那過得不好的還想著好死不如賴活呢。

    這要是說起這個,少不得就要說點別人的閑話了。田巧花說:“哎,咱家隔壁村子那個祥哥你知道嗎?”

    王一城點頭:“這哪兒能不曉得啊!”

    這人存在感一直都挺強的啊。

    田巧花:“他死了。”

    王一城驚訝的看向了田巧花,這人比他大一點,如今也算是壯年吧,這好端端的人就沒了?

    大概是王一城驚訝的太過明顯,田巧花:“真的,他往蘇聯那邊跑,倒騰貨,聽說那條線倒騰貨可掙錢了。不過掙錢的買賣,也是亂的很。聽說是在火車上遇見搶劫的了,人沒了。”

    王一城:“火車上不是有乘警?”

    田巧花:“咱也不太懂,不過據說是離開國內了,但是還沒到蘇聯,反正我也不懂,總之人沒了,聽說人沒了,錢也被搶了。跟他同行的顧凜也挨了一下子,現在回村就跟那驚弓之鳥一樣。誰家放個鞭炮,他都嚇的嗷嗷叫。”

    這說起來,真是挺唏噓的。

    田巧花感慨:“祥哥這人也算是個壯年,人都沒了。可是你看顧老頭中風這么多年,還活的好好的,他和吳阿婆兩個人過的饑一頓飽一頓,那日子簡直慘的不行。吳阿婆整天去公社翻垃圾箱,可是還活著的呢。活的勁勁兒的,人真是沒法兒說。”

    禍害遺千年啊。

    顧老頭那樣的,躺在床上不能動,嘴歪眼斜,缺衣少糧,一天餓三頓,可倒是還能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