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后,李世民得出了一個結論,他是天下第一! 唐太宗李世民確實委屈: “古今多有撥亂反正之主。朕二十九歲為天子,武勝于古也。這么多年過來了,天下大治而移風易俗,朕文過于古也。比他們差了嗎?” 長孫皇后含笑安撫:”他們倆畢竟是先人,做的是開天辟地之功。排在前面也沒有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只是有一些委屈,很快便收拾好心情?;屎笳f得對,他們是先人,還是得尊重些的。 他將矛頭轉向了其他人: “這宋祖莫非是宋武帝劉裕,不對,這好像是按時間順序來排的。那他應該是宋朝的開國先祖趙匡胤?!? “可是天幕之前說了,趙匡胤又沒活多少年,死因還撲朔迷離,據說是被弟弟殺的,這也能和朕相提并論?” 長孫皇后汗顏,在對待兄弟這方面,確實是二哥比較干脆利落。 唐太宗心情復雜,趙匡胤也是如此。 如果沒猜錯,這宋祖應該說的是他吧?他文采好得很,怎么稍遜風騷了? 話雖這么說,他唇角卻漸漸上揚。能跟秦皇漢武和唐宗并列,稍遜風騷就稍遜風騷吧。他接著往下看,便看到了: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趙匡胤眉頭緊皺,心情不悅: “這成吉思汗好像是個異族人的名字,不知道是那元朝人還是清朝人。蠻夷怎么能上啊?” 被這首詩cue到的皇帝心情起伏極大。 他們一方面,因為被批評,所以有些不悅。另一方面,又因為功傳千古而喜悅。那復雜的心情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得清的。 朱元璋要是知道他們的心情,一定會痛罵一句矯情。 他不悅地說: “咱老朱榜上無名?這是怎么排的,咱真的要生氣了!” 他幼年讀書不多,后來常常學習,尤其喜歡讀史。經常跟文武百官討論歷史人物的功過得失。在他眼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有大功績,也有缺點。將他們排在一起是比較合理的。 可是他老朱怎么沒有姓名啊? 他沒有去想前四個人給他讓位置,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成吉思汗:”蒙古韃子不過是統一了北方,咱可是統一了中原。咱要文采有文采,要武功有武功,還能比他差?” 他旁邊的朱棣也若有所思。天幕說他未來會是一個很厲害的皇帝??墒撬扉σ舶裆蠠o名啊。這詩人是不是不喜歡咱們明朝 sp;?總之,被這首詩提到的皇帝心情一般,沒被提到的皇帝心情更差。包括但不限于漢高祖、漢光武帝、明太.祖、明成祖。他們想被diss,居然還沒有機會! 他們都懷疑,這詩人是不是不喜歡他們,所以壓根提都不提?大家都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好在天幕接著解釋:【這首詞發表之后,非常轟動。很多人問詩人是不是不喜歡某位皇帝,所以不提他?之后,他們還安利自己推崇的皇帝。詩人只好說: “只是寫詞而已。”】 天幕這話一出,朱元璋等沒被提到的皇帝心情稍稍好轉。 他們心里默默想,哼,要不是因為寫詞需要,他們一定有資格上。 緊接著,古青青又說了一段結語,然后視頻便結束了。 項梁連忙收拾細軟,遣散家中仆役: ”在暴秦的爪牙到來 之前,我們得趕緊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