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偵察機已發送回厭戰號方位信息。” “東經XXX,北緯XXX,航向正東偏北7度,航速24節!” “修正,航速23節,轉向正東偏南13度。” 士兵不斷匯報敵人的方位信息,新的指令送達主炮塔。 炮手在晶體管計算機中輸入數據,子鼠號上兩座巨大的炮塔緩緩轉動,炮管高高抬起直指天空。 中午11點54分。 艦隊指揮官楊成下達了炮擊命令。 子鼠號主炮塔內,五米多長奇怪炮彈被揚彈機推入炮塔,三份圓柱體藥包被推桿塞入炮膛。 炮閂閉鎖,炮手在綠燈亮起時拍下了發射按鈕。 子鼠號炮塔噴出橘紅色的火團,濃煙中,6枚黑長的圓柱型炮彈以850米每秒的初速從炮管內飛出。 炮彈劃過天際,并在抵達一定高度后點燃了一級火箭推進器。 6枚炮彈就像一顆顆流星,以極高的速度從天空中飛過。 200公里的距離轉瞬即逝,炮彈在三分鐘后抵達了厭戰號上空,出現在同盟國視線之內。 天空中奇怪的火團立刻吸引了同盟國東進艦隊的注意,科林伍德舉著望遠鏡,他看著火團后方長長的白煙軌跡愣愣出神。 “這是什么玩意兒?” 無數的士兵抬頭看向天空,天空中的火團極速向下,并在某一高度突然拋棄了一部分軀體。 火箭加力彈拋棄了一級火箭推進器,二級火箭推進器點火,炮彈在末端達到了2.3馬赫的速度。 當同盟國視線內出現火箭加力彈時,攻擊將在十幾秒內完成。 同盟國唯一慶幸的是,大明還沒有發射衛星,火箭加力彈的引導頭也是早期的慣性制導版本,只能做一些小幅度的彈道修正。 這6枚火箭加力彈飛越200多公里的距離,不靠譜的引導頭精準度非常差。 巨大的爆炸在海面上發生,子鼠號第一輪炮擊并沒有命中目標,最近的一顆炮彈在3.4公里外爆炸。 天空中的偵查機立刻將炮擊結果反饋到子鼠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