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無他意,只是今夜,將有大事發生,還請朱將軍在末將這營地之中,盤桓幾日。”方盛不咸不淡的道。 “方盛,你好大的膽子,可知我乃是奉了太傅之命前來,若耽誤了太傅的事情,小心你的人頭。”朱定見一群將士已經圍上來,面色大變,厲聲喝道。 “末將乃是奉了皇命,任何人不得出入,放下兵器,否則,殺無赦!”方盛目光一冷,厲聲喝道。 “你……”朱定指著方盛,卻見周圍的弓箭手已經舉起了弓箭,形勢比人強,此刻也只能無奈的瞪了方盛一眼,恨恨的丟掉了手中的兵器,任由士卒上前,將他們綁縛起來。 長安城中,隨著最后一場比斗的落幕,哪怕兵士們手持的都是用布包裹起來的木刀,此刻當太史慈、甘寧以及魏延站在劉協身前,接受冊封的時候,三人身上依舊顯得無比狼狽。 在三人身后,夏侯蘭以及另外六名被冊封為校尉的將領一字列開,再往后,就是另外九十八名獲得軍侯軍銜的將領,有西涼軍的老人,但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卻都是前來參加大比的新人。 不得不說,在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任人唯親,致使西涼軍戰力直線下降,如今這個結果,也并不讓劉協意外,或者說,這本就是他預期中,最好的結果。 親手將代表各自職位的將印送到十人手中,至于那九十八名軍侯,則是由衛忠帶著一群宮人將印信交給他們。 “諸位今后,便是朝廷將領。”劉協看著眾人,沉聲道:“如今天下紛亂,諸侯割據,朕雖年幼,但這副擔子卻要挑起來,希望諸位將軍,能為朕分憂,也未這天下社稷分憂,與朕攜手,再現我大漢昔日雄風!” “謝陛下賞識!”太史慈幾人心潮激蕩,連忙跪下來,向劉協叩首道。 “非朕賞識,今日一切,皆是爾等憑本事得來,朕已經說過,朝廷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將,只要有能力,有本事,愿意為我大漢朝效力,無論是誰,朕不問出身,一律錄用。”劉協伸手扶起三人,示意眾人起身,朗聲說道:“高官厚祿皆有,只要有能力,朕絕不吝嗇!” “陛下英明!”校場之上,無數人跪倒在地,再度向劉協跪拜。 劉協將目光看向百將身后那些未能被選上的將士,有的人滿臉失落,也有人一臉不甘,朗聲笑道:“至于此番大比落敗者,或許有人覺得運氣不濟,但朕想跟你們說,運氣,有時候也是實力,如今只是校場比拼,大家點到即止,便是輸了,也未必會死,但若他日上了戰場,敵人,不會跟你講公平,人說勝者為王,但朕想跟諸位說,活下來,才是真正的贏家。” “但今日諸位既然到了長安,而且也卻有才能,朕也不想讓這般人才流落民間,朕可以給諸位兩條路,第一,可以從軍,凡是過了淘汰賽者,朕這里都有記錄,可以直接憑借名牌,往軍中投軍,可直接擔任什長之位,未過淘汰賽者,只能從軍士做起,朕說過,只要功勛足夠,便可以申請晉級,只要能夠完成軍中下達的任務,便可以晉級。” “至于另外一條。”劉協目光看向眾人,朗聲道:“朕已經在長安城開設講武堂,傳授武藝兵法,有意者,可入講武堂學習,若能通過講武堂考驗,出了講武堂之后,會根據講武堂評價,在軍中出任隊率乃至屯長之職,至于軍侯以及之上的官職,只有憑功勛和武功才能獲取。” 講武堂,在劉協的計劃中,類似于后世的軍校,不過武藝還行,兵法的話,目前沒辦法普及,劉協只能在軍中挑選一些善戰之將進入講武堂傳授經驗,至于講武堂的院長,自然只有劉協能夠出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