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瑣事-《漢末天子》
第(1/3)頁
送走了甄堯,劉協招來蒲元,讓他將精鹽的提煉方法給甄堯送去一份。
關中的農業隨著大量的耕牛投入民間,已經不需要劉協再去做推手,工部在嘗到了甜頭之后,在這方面不用劉協催,自己就開始研究改良各種器械了。
劉協正在尋思著,日后將工部各種部門區分開來,專門研究農業方面的,也有專門研究軍功方向的,雖說最終逃離不開時代的束縛,依舊是冷兵器作戰,但如果按照劉協提出的幾點目標,弓箭拉弦能更省力,射程也能更遠一些,還有兵器的堅韌程度上,哪怕進步一點,投放到全軍上來說,那就是一個總體概率的提升。
然后還可以再分出民生方向的,設計一些精巧而實用的東西,比如如今已經出來的桌椅,能夠方便百姓。
這樣的區分,隨著工部研究的方向逐漸豐富起來,劉協覺得很有必要,畢竟在劉協的規劃中,除了軍工之外,其他民生方面的技術研究出來,是不會過度保密,而是要向民間推廣的,畢竟于朝廷而言,除了核心技術之外,其他民生技術本來就是要向民間推廣,甄家也好還是其他陸家、荀家什么的,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去做,最終受益的,還是百姓,朝廷要做的,就是規定物價還有收稅。
賺的越多,付出的同樣也要越多,因為這些技術是朝廷研究出來的,劉協初步擬定,這些工部研究出來的東西所帶來的利潤,無論哪家接了,都需上繳一半以上的利潤。
這也是限制豪商過度膨脹的一種手段,畢竟場子鋪的太大,到最后算上運費和稅收的話,反而有折本的可能,這算是最原始的控制手段,不過這個時代來講,已經足夠用了。
坐在承明殿里,隨著眾人的離開,劉協突然感覺到一絲難言的孤獨,如今的他,已經不像剛來到這個時代那般步步謹小慎微,時刻繃緊了神經,要和周圍的人一切算計。
隨著權勢日益鞏固,威勢也越來越重,但曾經的那份激情,到如今,也只剩下無時無刻的算計,國家,士人,百姓,每一件事的得失,時間久了,劉協發現,自己現在,已經很難再相信任何人。
眾人在不知不覺之間拉開了與他之間的距離,這是君臣之禮,而他也時刻防備著眾人,無形之間,已經建立起一道看不清的隔閡。
說不清是好事還是壞事,劉協知道,自己現在,正在一步步向一個合格君主的方向不斷靠近,但是否開心,只有他自己知道,有時候,也覺得當皇帝挺沒意思的,但若讓他放棄現在手中的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屋外起了風,微風吹拂著他整齊的烏發亂舞,劉協甩了甩腦袋,將這些紛亂的念頭甩出腦海,他知道,這樣的念頭,對自己來說,不是好事,只是人不是機器,很多時候,情緒這種東西的出現,是不受人自身控制的,絕對的理性,或許也只有傳說中的圣人才有可能做到。
“陛下,起風了。”衛忠回來,正看到劉協站在殿門口吹風,不由一驚,連忙上前道。
“朕知道。”劉協迎著風,眺望著天空,良久才點點頭,笑道:“回宮吧。”
這種莫名其妙的感慨,還是捎來一些為妙,他有太多事情要做,如今鹽業交給了甄堯還有張蘇二家負責,朝廷也就等于多了一項進項,有了這項產業,未來幾年之內,朝廷不必為資金的問題擔憂。
至于幾年之后,就不行了,人是最會學習的生物,哪怕眼下不知道原理,但知道了原料,見過了成品,想要再做出來,就不難了。
如果讓時代來緩緩推動飲食文化的進步,人類制作出精鹽或許需要幾百年的摸索,但如果有了成品,并且帶來巨大的利潤之后,那這個過程,會縮大大縮短,而且還要考慮方法泄露的可能,那這個時間間隔會大幅度降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