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瑣事-《漢末天子》
第(2/3)頁
保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而且劉協也不準備保密,朝廷的作用不是生產,而是管理,不是創造財富,而是分配財富,若非考慮到這其中紅短期內不但能夠獲得暴利,同時也能削弱諸侯的財力,劉協會直接將方法傳出去。
至于日后諸侯得了方法之后,就算做出精鹽,實際上最多也是自產自銷,絲綢之路掌控在朝廷手里,就算他們有銷路,朝廷這邊重重關卡卡著,他們想要遠銷,就只有靠其他方法了。
劉協是不介意看到諸侯朝其他方向開拓的,反正最終也是為大漢在開拓。
至于西域那邊的國家是不是能夠研究出來,劉協不擔心,就算鹽不需要了,他手中還有其他東西,比如玻璃、紙、香皂等等。
雖然要他自己來做,是絕對做不出來的,但他有團隊,有大量的工匠為他做事,自己需要提出的只是理念,紙已經有了,但還沒有推廣,而且單純的紙是沒用的,配套的印刷術原理也不是太難。
其實自產自銷劉協是不愿意一直做得,他更想做的還是買進別人的原材料進行加工,然后再以成倍的價格賣給他們,空手套白狼。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他在西域各國建好商業點,有了落腳之處,就地取材,然后就地加工,也省去了這中途的運輸費用,自己只需要提供人才以及管理者,用別人的錢來壯大自己,這才是王道。
“陛下,之前有青州傳來的消息,曹操已經撤軍,聽說是糧草告罄,然后太史慈將軍似乎與陶謙發生了些矛盾,也撤回了青州。”回到殿內,衛忠取出一封竹箋遞給劉協道。
“哦?”劉協挑了挑眉:“這倒稀奇,那陶謙難不成還要自毀長城不成?”
接過竹箋,這是太史慈的親筆書信,將過程詳盡的敘述了一遍,包括曹操此前的種種異常。
看著書信的內容,劉協不禁笑了,他記得三國演義中有過類似的橋段,曹孟德抹書間韓遂,如今韓遂死了,馬家舉族入朝,這個故事,原本劉協以為不會再發生了,不想卻發生在了太史慈身上。
不過陶謙終究也是一方梟雄,沒有跟太史慈真的翻臉,隨后太史慈離開時附贈的大批糧草,也算緩和了這次沖突,不至于日后不好見面。
總覺得有什么東西被遺忘了?
劉協揉了揉太陽穴,曹操這次退兵,是因為糧草告罄,待今年夏糧收上來以后,恐怕會再度發兵,按照太史慈描述來說,下一次,再想擋住曹操,怕是不容易,但劉協總覺得曹操這一次會無功而返,自己似乎遺漏了什么重要人物,只是他將周圍的諸侯細細想了一遍,也沒想起來。
算了,想不起來便不想了,終究太遠了一些,朝廷難以完全掌控那邊的情況,不過李儒既然沒有來信,也就是說,那邊的局勢也還不至于糜爛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對了,那馬超最近在講武堂中表現如何?”劉協突然扭頭問道。
貌似以馬超的性子,恐怕安分不住才對,講武堂那地方,怕是學生里面沒人治得住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