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三國歸晉(大結局)-《霸蜀》
第(3/3)頁
辛未,大封群臣。
陸遜為上將軍,江陵侯,食邑五千戶。
向朗為太傅,宜城侯,食邑三千戶。
廖立、馬謖為正副丞相,都鄉侯,食邑三千戶。
潘濬為御史大夫,鄉侯,食邑兩千五百戶。
關興為驃騎將軍,解侯,食邑三千戶。
夏侯玄左車騎將軍,譙侯。吳懿為右車騎將軍,陳留侯。食邑各三千戶。
孟達為衛將軍,槐里侯,食邑兩千戶。
鄧艾、靳東流、夏侯霸、司馬懿為四鎮大將軍,都鄉侯,食邑千戶至兩千戶不等。
周胤、向寵、張威、王凌等十二人為十二衛大將軍,鄉侯,食邑五百戶至千戶不等。
馮進、傅興、諸葛直三人分別為禁軍、南海、東海水師提督,都鄉侯,食邑千戶至兩千戶不等。
習忠為太常,張溫為大司農,趙廣為光祿勛,陳到為衛尉,費祎為大鴻臚,麋威為少府,法邈為太仆,鐘毓為廷尉,陳祇為將作大匠。
虞祀為尚書令。
……
甲戌,晉帝祭宗廟,追封其父魏延為高皇帝,以主母張氏為永樂太后,生母鄧氏為永安太后。
乙亥,策封關鳳為皇后,夏侯徽、彭小玉、羊徽瑜三人為貴人,余無所采。
丙子,封魏風為楚王,都臨烝。魏武為代王。都代,掌兵。妹魏英蘭為廣陵公主。其余兄弟十數人為王侯,皆不掌兵。
……
秋,陽平山。
安平侯夫人馬文姍站在山巒上,看著眼前似曾相識的景色,忽然嘆了一口氣。
“怎么了?”馬承不解的問道。他們兄妹倆剛剛祭奠完父親馬超,一路隨意走來,不知道怎么的就走到了這里。有山有水,景色優美,原本心情都不錯。不知道馬文姍嘆氣所為何來。
“我第一次見到陛下。就是在這里。”馬文姍指著山坡:“那時候。他正和代王談論關侯、張侯。”
馬承看了一眼馬文姍所指的山坡,不由得默然。他知道魏霸曾經很喜歡馬文姍,一度有意無意的往她身邊粘乎,后來卻陰差陽錯的沒有任何結果。馬文姍在丞相諸葛亮的安排下嫁給了劉理。而魏霸則在丞相的打壓下艱難求生,隨時都有喪命的危險。可是誰曾想,十年以后,而立之年的魏霸問鼎天下,而馬家卻因為是丞相一系受到了冷落,只保留了一個名譽上的亭侯。
如果當初馬文姍嫁給魏霸,以馬家的實力,就算現在不能和關鳳相比,至少也不會比夏侯徽差吧。
可惜。一切都不能假設。
馬承莫名的有些遺憾。他看向遠處定軍山方向,不由得有些奇怪:“那么多人,莫非是有人來祭奠丞相?”
“誰敢如此張揚的來祭奠丞相?”馬文姍也注意到了。隨行人馬這么多,顯然沒有打算遮人耳目。可是誰這么大膽,居然敢大張旗鼓的來拜祭丞相諸葛亮呢。諸葛亮雖說最后沒有被從棺材里拖出來梟首示眾。可是他的罪狀卻是一條條的很明白的。只是最后天子認為他功過相抵,從輕發落,才沒有讓他遭受恥辱。
“我們去看看。”
“還是別看了吧。”馬承擔心的說道:“不要惹火燒身。”
馬文姍嗤的笑了一聲,飛身上馬,帶著十幾個隨從向遠處奔了過去。馬承搖了搖頭,苦笑道:“快三十的人了,還跟孩子一樣任性,真是沒辦法。”
他叫過隨從,收拾好東西,也跟了過去。
……
諸葛亮的墓前,魏霸一身常服,恭恭敬敬的上了香,又獻上祭品,然后端起酒杯,敬天,敬地,最后一杯酒灑在墓前。
黃月英靜靜的站在一旁,已經十二歲的諸葛瞻一本正經的還禮。
禮畢,魏霸向黃月英欠身施禮:“夫人節哀!”
黃月英還禮道:“多謝陛下,先夫葬于此數月,除了一些百姓,有身份的貴人,陛下是第一個。”
魏霸眉頭一挑,欲言又止,最后說道:“夫人也不要放在心上。我雖然沒有機會列先生門墻,可是我讀過他寫的書,也承蒙他的教誨,心里一直把他當老師看的。”他頓了頓,自嘲的笑道:“只是他一直沒有把我當門生看罷了。”
黃月英搖搖頭:“先夫的心思,我最清楚。他雖然沒有把陛下當成門生,卻一直認為陛下是對他的學問理解得最精深的人。很多地方,陛下已經青出于藍勝于藍了。”她將諸葛瞻拉到身邊,撫摸著諸葛瞻的頭:“陛下能顧念舊情,給他留一點血脈,我們夫妻非常感激。仁者天助,陛下宅心仁厚,將來一定會有福報的。”
魏霸笑了起來。他看看諸葛瞻,又道:“我從來不指望什么福報,也不怕什么惡報。因為我知道,天下事,并不是種瓜就一定能得瓜,種豆就一定能得豆。我能做的,只是讓自己變強,變得比任何一個敵人更強。只有如此,主動權才能掌握在我的手上。”
他笑笑,鄭重的對諸葛瞻說道:“思遠,這是你父親教給我的,我今天也教給你。我當初對諸葛攀說過,如果你們想報仇,我等著你們。今天,我依然這么說,你如果想報仇,我隨時恭候。你父親走了,我很寂寞。如果等到那一天,我已經老了,也沒關系,我的兒子會接受你的挑戰。”
諸葛瞻有些緊張,不知道怎么回答魏霸。魏霸卻不有再解釋,他向黃月英施了一禮,轉身離開。
下了山,他正準備上馬,忽然停住了,舉目看向遠處。
遠處,一個窈窕矯健的身影縱馬飛奔而來。
魏霸一抬手,攔住了正準備下令派人攔截的唐千羽,瞇起了眼睛,看向那個越來越近的身影。
恍惚間,他似乎回到了十一年前,那個露水沾濕青草的清晨。
(全書完)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