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霸蜀》
第(2/3)頁
他也許窮兵黷武,但是他沒有牟取私利。
他也許殘酷的打擊政敵,但是他沒有無原則的濫用私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弟弟諸葛均一直沒有掌握實權(quán),長水校尉不過是個虛職。實事求是的說,如果諸葛亮有私心,馬謖完全可以不死,諸葛均哪怕是一個人渣也可以掌握大權(quán)。
可是他沒有這么做。
他有政績,都江堰不是他最先修的,但是他對維護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能以一州之地采取主動攻勢,足以證明他在經(jīng)濟建設(shè)上的成就。
當(dāng)然也足以證明他在軍事上的成就。
我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看法,在書里已經(jīng)再三提到過:正兵無敵,用奇為短。
正兵無敵,來自于他的嚴(yán)謹(jǐn),來自于他的聰明。的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還是一個戰(zhàn)場新丁,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都有些理想化,但是他的學(xué)習(xí)度是驚人的,最后能與后三國時代的軍事家司馬懿抗衡,這本身就證明了他的能力。至于用奇,也許是天生性格所限,也許是本錢太小,總之不敢冒險,不敢放手一搏,這是事實,我們也無須為尊者諱。
如果能簡略的看一下諸葛亮的用兵思路,大致可以得出這個結(jié)論,他是計劃型的,精打細算,謀定而后動。如果不是蜀國的實力太弱,而他又有事必躬親的習(xí)慣,活活把自己累死,能多活個十來年,情況也許大有不同。又或者如書中所說,在建安十三年之后,劉備就讓他統(tǒng)兵,可能歷史又是兩樣。
在這個問題上,爭論得多,是因為很多人不看歷史,一直用演義做依據(jù),把諸葛亮想象成多智近乎妖,羽扇一搖,就有奇謀出現(xiàn)。說實話,那都是書生意淫,當(dāng)不得真的。
老羅為了突出劉備的仁,活生生把一個梟雄劉備變成了沒用的老好人,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卻把一個精明的政治家變成了江湖術(shù)士,都是書生習(xí)氣惹的禍。在成就了他們同時,也毀了他們。
現(xiàn)在那么多黑劉備,黑諸葛亮的,恐怕和這份逆反心理有脫不清的關(guān)系。
所以,老莊說,這本書里諸葛亮雖然是一個有反面成分的配角,卻不是反角。老莊只是想寫出他作為政治家的那一面。雖然爭論很多,但是老莊也聽到了不少支持的意見。可以說,這本書的成績,有一半來自于這個人物。而如果有讀者因為不滿老莊的意見而去翻一翻《三國志》,老莊也將感到非常欣慰。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記憶。人不能失憶,更不能被虛假的記憶所迷惑。同樣,一個民族也不能沒有歷史,更不能被虛假的歷史所迷惑。
演義、評話,包括這本勉強能稱之為的東西,都不過是過眼云煙,當(dāng)不得真。真正的歷史,在那些也許有些晦澀,也許有些艱深的文字中。我強烈建議更多的書友能夠翻一翻真正的史書,接觸一些真正的歷史。
最好是讀原文。如果讀完之后,你還是認(rèn)為我是亮黑,那我也愿意。事實上,我相信,只要你真正沉下心來讀原文,你會現(xiàn),其實我是一個亮粉。^_^
最后還有兩件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