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終章 我的江山,如詩如畫-《宋王》


    第(2/3)頁

    回師時,郭逵意外發現當地的稻米產量很高,故而引進到了大宋,占城稻開始在大宋南方各州縣廣泛種植,產量提高了不少。

    如此一來,西南部的大理被大宋兩面夾擊。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還時常受到吐蕃的部落的侵擾。正統九年,大理保|定帝段正明上表臣服大宋,西南之地歸屬大宋。趙昭立即冊封其為滇王。并詢問段正明有沒有一個侄子叫段譽,不知道會不會六脈神劍?

    高原上的吐蕃。還是在四分五裂中,稍微強大一點的董氈所部,一直向大宋稱臣,安分守己。趙昭沒興趣攻伐高原。葬送士兵的性命,一味開疆拓土,眼下的大宋沒有這個必要,趙昭不想死后落下窮兵黷武的罵名。

    至于東北的疆域,則止步燕云十六州,由狄詠駐守,多年來已經打造出一條牢固的防線。趙昭對于疆域已經沒什么野心了。但是十六歲的太子趙鴻卻有想法,隨著大宋水師的不斷發展,沈括逐漸改良,將火器安裝到海船上之后。

    趙鴻便有心思。派艦隊前去教訓一下高麗王,不要以為隔著海洋,就可以囂張,不把大宋放在眼里。然后還可以順帶進攻遼東,完顏阿骨打和顧東平,對那里頗有興趣,愿意為先鋒。

    對于兒子的行為,趙昭不反對,甚至還說,既然要出海進攻,可以考慮下高麗再往東的四個大島嶼,大宋不介意在那里多幾個州縣。

    至于遼國,早已大不如前,其存在絲毫威脅不到大宋。反而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其他的游牧民族,讓他們之間相互內耗,大大緩解了大宋的邊防壓力。

    而大宋以互市貿易為手段開展的經濟和文化入侵效果很不錯,遼國對大宋的依賴已經到了非常搞的地步。趙昭很開心,也注重禮尚往來,每年都會送點龍井茶去上京,據說蕭太后很喜歡。

    趙昭等人本來是坐船走水路的,結果到了泗州之后,水路便不通暢了。大宋的經濟快速發展,南北的物資交流越發的頻繁,貨物運送需要也更高了。盡管運河已經幾次疏浚,甚至拓寬了,但似乎還是趕不上需要。

    好在鄂州一代的漢水河道已經整修過了,兩湖與蜀地的物資可以選擇由長江轉運漢江,在襄陽登陸,運送往中原各地。

    見到泗州運河繁忙,趙昭等人也就棄舟登岸,走旱路南下。一路上許多的城池市鎮上都鑼鼓喧天,大宋農|業銀行的普及度已經很高了。王安石當時提出的青苗法初衷其實沒什么不好的,只是按照他的那種方式執行,必然會出問題。

    經過數年的研討和改革,具有大宋特色的農|業銀行,這一先進的金融機構應運而生。用銀行代替常平倉,也徹底斷了青苗錢與官員政績的關系。百姓愿意怎么借,銀行愿意怎么貸,他們根本插不上手。

    至于大宋農行的頂頭上司則是大宋戶部,與三司分開,獨立進行管理。隨著大理并入,滇銅大量開采,加上濕法煉銅,大宋缺銅的窘境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銅錢的數量和質地逐漸增加。再配合改良版的“交子”(紙幣)推行,大宋的金融和經濟日漸好轉。

    如此一來,王安石當初不能實現,或者說適得其反的政策,都能逐漸改良加以推行。

    加上大宋在西北和南方擴充了大量的領土,越來越多的流民開始被遷徙去開墾土地,而非是編入廂軍。大宋不需要再養那么多的兵痞子,領土擴充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地方官,隨著改革的進行,需要開辟的新部門也逐漸增多。

    趙昭趁機對大宋行政體系做了微調,制衡并未完全打破,但是冗官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最重要的是百姓的生活逐漸改善,微服出巡的趙昭見到如此情況,大為欣慰。

    狄青去世的悲痛心情也得到緩解,一路游山玩水就到了江寧。這里已經成為大宋長江下游最繁華的城市,經濟文化中心。

    城池的面積在擴大,秦淮河兩岸比昔日更加繁華。王安石告老還鄉,不曾二度擔任江寧知府,玄武湖也逃過了被圍湖造田的命運,如今是江寧城風景絕佳之地。

    站在玄武湖邊,趙昭不禁感慨,來到大宋之初,有個很簡單的愿望。紫金山上看看風景,玄武湖邊吟詩作賦,秦淮河上尋花問柳。誰曾想造化弄人,竟然稀里糊涂成了大宋皇帝。

    如今站在玄武湖邊,想要作首詩卻又毫無頭緒,根本醞釀不出情緒。既然自己做不出來。那就去聽聽別人的……

    趙昭信步走過玄武湖畔。李承帶著明月暗衛悄悄跟隨在側,直到在風荷院前停下。

    李承抬頭看過去。一個中年男子好像正在授課,內容貌似是太史公《史記》中的《貨殖列傳》,聽眾則是一群十五六歲學童。學童們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卻聽得出神。中年男子侃侃而談,講的井井有味,很是享受。

    趙昭就是這么看著,聽著,并不上前打擾。那邊的師生都很投入,根本不曾發現有觀眾在側。

    直到半個時辰后,授課完畢。學童們一哄而散,中年男子才看到趙昭。先是微微驚訝,隨即扔下手中的書卷,匆匆過來見禮。

    趙昭擺擺手。笑問道:“一別多年,元澤可還好?”

    授課的中年男子不是王雱又是誰呢?只是從一個風度翩翩的公子哥,變成了四十多歲的老大叔。

    王雱道:“托官家的福,一切都好!”

    “令尊大人可還好?”

    “還好,只是年紀大了,眼睛有些花了,耳朵也有背!”王雱道:“也多虧了官家恩典,讓家父到江寧來醫治養病,還賜居風荷院。”

    “王公喜歡嗎?”

    王雱笑道:“喜歡,不過家父一生節儉,每日看到玄武湖水波滔滔,便感嘆要是能廢湖造田多好!”

    “哈哈!”想起此事,趙昭不由哈哈大笑,哪怕是歷史和人生軌跡都發生了改變,王安石亡湖之心依舊不死啊!

    趙昭隨即問道:“剛才聽你講《貨殖列傳》,對財貨經濟之道頗有研究?那你告訴朕,到底是該藏富于民,還是藏富于國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