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夏允彝-《明末球長》
第(2/3)頁
過去了六年時間里,南明朝廷官府亂的一團麻,長老會這邊可是沒有閑著,在基本上安定了北方,鎖定了幾座金礦,推廣了高產種子后,他們不管是在財力上還是糧食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補充,再加上饑荒真正的罪魁禍首,那些囤積居奇的商人,都已經做了肥料,雖然北方的人均口糧比不上21世紀的中國,但絕對強過21世紀的印度啊。
更何況長老會更多的時候,更加趨向于使用以工代賑的手段,依靠著開工工程來將錢糧發送到老百姓手里,所以北方的經濟恢復速度,始終是強于南方的。
后世的解放戰爭,也有這樣的畫面,其實紅軍在控制的人口和經濟實力方面,遠不如果黨,幾乎是人家的幾分之一了,但是紅軍搞掉地主,農民直接繳稅給紅軍,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在大戰最激烈的年份,在收入方面,居然超越了自己人口幾倍數量的果黨。
中間地主們的功勞,必不可少。
當然對于民生的建設,長老會的主軸還是以移風易俗為主,讓人先看到好處才是根本。
元明清時代,有一個惡政,卻是間接導致了中國文化的逐漸弱勢。
在漢唐大送時代,哪怕有千般不好,卻是保證了女兒也享有父母財產的繼承權,哪怕分的不平均,也是有的,而且是以法律的手段作為標定。
而到了在無數大儒歡呼下,大元侵略中國,將野蠻的草原法律帶進中國來,其中,許多后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古代傳統,其實是非常野蠻的。
比如打官司要跪官員,而在我大宋乃至我大宋以前的時候,見官不必下跪,才是正確的,而皇帝面前,大臣往往可以站著或者有座位,也是人之常情,不必好像我大清時代,人人追求下跪。
跪和打屁股是其一,還有許多惡政,也是被大元從草原上帶來的野蠻政策,卻是被朱元璋接收后,又延續到了后來。
其中一個惡政就是剝奪了女性的繼承權。
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沒有自己財產的女性,即使出嫁了,在夫家如果沒有話語權,失去了對孩子的教育的話,往往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比如當年,金兵攻占我大送首都,奸臣秦檜和他老婆一起被金兵俘虜,又一起被放還。在返回大宋的路上,秦檜想把老婆甩掉,他老婆氣壞了,指著他鼻子說:“我嫁到你們秦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光嫁妝就值二十萬貫,有什么對不起你的?現在你當個破俘虜,竟想把我扔在半路上,快摸摸你的良心,是不是叫狗吃了!”
這就是牛氣硬氣所在,也是好處所在,哪怕窮人能夠繼承的家財不多,但起碼有一些,母親可以用這些錢教育自己的子女,提升國民的素質,總比這些錢被花掉來的好啊。
移風易俗從來都是極其艱難的。
長老會建立起有效的控制,督促幫助流民們以最快的速度恢復農業生產,準備移民海外,我大明之前的年份,之所以到處都鬧饑荒,雖說有一定的天災原因,可是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時勢不穩,官府對于老百姓盤剝實在是太過厲害了,使得老百姓寧可逃荒要飯,也不愿種地,這才使得各地糧食產量大幅下滑,耕地大批被撂荒,其實人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一旦長老會控制了局面之后,便可以還給老百姓一個比較安穩的局面,再加上長老會擁有著強大的科技實力,以及海量的黃金作為政府啟動資金,長老們雖然吃不起苦,但還算踏實做事,老百姓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很愿意聽話干活的,雖然普通老百姓想轉化為產業工人極其艱難。
但是,一個好處是,尊重知識的傳統下,對于基層工人和老百姓的掃盲工作取得了驚人的進展,哪怕是最忙碌的時刻,每天只學三個字,一年后,也足夠讀書讀報,不當睜眼瞎,可以獨自進城做事找工作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