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零七章 新元-《斗鸞》


    第(1/3)頁

    第一百零七章新元

    朱翰之笑了笑,沒出聲,昭宣帝點頭道:“這是應該的。『雅-文*言+情$首@發』”

    袁先生又忙建議:“王妃傷心,不如請武陵伯出面勸慰吧?”正躍躍欲試的宗室王爺們立刻瞪了他一眼。

    昭宣帝也應了,武陵伯領命退下,由內侍領著去坤寧宮了。他早已得袁先生面授機宜,知道該怎么勸說妹子。妹夫與外甥是不能繼位了,侄女也早已失勢,還好李家已經定下未來皇后的姐姐為嫡長媳,李家仍舊是穩穩當當的皇親!

    大局已定,朱翰之便開始心猿意馬,他還未將這件大事告訴明鸞呢,也不知她會是什么想法,只怕他還要費些心思。

    就在他思索著該如何說服未婚妻之際,昭宣帝說話了:“皇弟,你為我受了這么多委屈,我若不為你做些什么,心中委實難安。我知道,我今日任性,堅決退位,可日后難免會有人打著我的旗號與你為難,甚至有可能逼你將皇位讓回來。又或許,老天垂憐,我日后也能有子嗣,那孩子身邊的人說不定就生了妄想,要將這皇位搶回去。萬一他們也學了建文一般再起承興末年之災,連累了你的妻兒子孫,豈不是我害了你?你原本能安享一世富貴,長命百歲,妻賢子孝,若不是我逼你繼位,也不會遭受那等橫禍,倒不如我今日當著眾人的面,早早替你斷了后顧之憂,也省得日后糾纏不清。”

    朱翰之非常震驚,倒不是被昭宣帝這番話感動,而是沒想到對方會考慮到這么長遠的事。難道從前他都小看了自家哥哥?

    眾臣們則大驚失色,齊齊跪下道:“皇上,您不能啊!”幾位老臣都老淚縱橫,也不顧自己滿頭白發、行動不便,當場磕頭不已。

    朱翰之與朱文至兄弟倆看得莫名其妙,后者問:“你們這是做什么?這事兒又有什么不能的?”

    為首的一位老臣哽咽道:“只要皇上能保重龍體,您愿意讓位給誰都行。臣等再也不阻攔了!”他身后眾臣則哭聲震天,還邊哭邊磕頭,雖然當中也有人只是跟風嚎上幾聲,并不是真哭。但這架勢也夠嚇人的。

    朱翰之忽然猜到他們誤會了什么,忍不住笑了笑:“皇兄,你還是把自己的真意說出來吧,老大人們好象誤會了你要做什么傻事呢!”

    嚎哭中的眾臣聞言都頓住了,齊齊望向昭宣帝朱文至,后者隱隱有些明白,頗覺無語:“我怎會做傻事?只是我若有后人。這后人又生了妄想,定然會拿什么嫡呀庶的來說嘴。若皇弟遵禮法,自然為他們所制,但若不理會,又要被他們指責不守禮法,未免于名聲有礙。因此,倒不如早早將名份理清楚的好。”

    朱翰之并不認為自己真會因為這點小事受人所制,只是對兄長的話感到十分意外:“這要如何理清楚?”他忽然想到一件事。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昭宣帝卻笑道:“好兄弟,哥哥還能不知道你的心事?放心,絕不會叫你為難的。”

    朱翰之的神色緩和了些。微笑道:“若果真是那樣,弟弟也沒什么好抱怨的。哥哥為我做的已經夠多了。”就算要他對著悼仁太子妃沈氏的牌位行大禮,他看在兄長面上也就生受了,頂多回頭折騰沈家人出氣!

    昭宣帝搖搖頭,向眾人揚聲道:“先皇祖父去世前,一直深恨我母,倒也不全是為了我兄弟的生死,也怨她在危急之時,放著同在宮中的公爹不求,也放著父親素來得用的部屬不用。反而瞞著人誆來了姻親,將我送出宮去,卻又延誤了拯救吳王叔的時機。他老人家曾有明旨,不許我母以父親正室身份入皇陵,只將她另行擇地安葬。我回京登基后,雖因孝道追封亡父。卻因祖父的旨意,始終不敢為母親定下名份,實在不孝之極。如今,我既要退位了,也不打算把這件事留給后任,因此,我就再下一份旨意吧!”

    他看向朱翰之,臉上浮現出淡淡的微笑:“我母本是先父太子妃,因錯被祖父奪去正室名份,那就以側室身份記入玉牒。我追封父親,禮部擬的廟號是懷宗,那先母就追封為懷宗貴妃,另追封張宮人為淑妃。皇弟,你我皆是懷宗側室所出,再無嫡庶之分。你與我,原是一樣的!”

    朱翰之張張嘴,忽然有些說不出話來,半晌才道:“皇兄……這又是何必?!”

    昭宣帝笑著搖搖頭:“張宮人有殉葬之功,本就早該追封的,是我疏忽了。只是無論沈貴妃,還是張淑妃,都早已由先帝下旨安葬妥當,此時也無需再驚動先人了。只需更改玉牒,再厚待其家人便是。”

    沈氏是被另行安葬的沒錯,但當日承興帝因孫子之“死”而憐憫同死的張宮人,安排她隨葬悼仁太子,雖然只是以侍妾的身份,但如今名份一抬,說不定就成了唯一與“懷宗”.等朱翰之日后地位穩固了,小小操作一把,追封為后也不是難事。這個身份的改變意味著什么,朱翰之心知肚明。但他不想拒絕,便默默接受了兄長的這份好意。

    底下跪著的眾臣們心頭則是百感交集。若昭宣帝不再是嫡出,只純粹是悼仁太子的長子,那他們也不是非得執著于他,對自己、對天下人都有了個交代,再加上方才受的那份驚嚇,他們也不再說什么反對的話了。只要昭宣帝旨意一下,朱翰之在出身上立刻就與他平起平坐了,又有什么配不上皇位的地方呢?

    倒是宗室王爺們這回是真要吐血了。若是昭宣帝真的下旨,從根本上抬高朱翰之的出身,再去除自己的嫡出身份,他們哪里還有理由質疑朱翰之的繼位資格?他們著急地望向大門口,就指望燕王妃能出來說句話了,否則他們還怎么奪那攝政王的位子?朱翰之可不是朱文至,不是個好糊弄的主兒!

    燕王妃帶著世子姍姍來遲。她臉色蒼白,神情透著麻木,鄭重地向昭宣帝行那已有些日子沒有行過的大禮,當著眾人的面道:“皇上圣明,為王爺實現遺愿。臣妾感激不盡。”言下之意,就是接受了眾人的安排。

    終于有宗室耐不住性子跳了出來:“燕王妃你這是什么話?!那日商議好的事你都忘了么?!只要你說一句,我們宗室就甘愿奉你嫡子為新君,你怎能毀了親骨肉的前程?!”

    當場就有宗正老王爺與兩個老臣斥他:“休得胡言亂語!這等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出口?!”

    也有不少人盯著燕王妃,等候她的回應。武陵伯有些緊張地看著妹妹,就怕她又犯了糊涂。不過燕王妃到底還是有理智的,她淡淡地回答道:“這位王爺休得胡言,皇上愿意讓位給我們王爺,是因為我們王爺賢德而有才。世子年方八歲,他能有什么?不過是個遠支宗室之子罷了。哪里有福份做九五至尊?”

    朱翰之微微一笑:“王嬸何必貶薄自家骨肉?弟弟自小聰明伶俐,我和皇兄都很喜歡他。王叔有大功于大明,如今他不幸身死,我們兄弟一定會好好照顧你與弟弟妹妹們。等我登基,下的第一份旨意,就是讓他承襲王叔爵位,享親王祿,等他孝期滿了。就讓他進宮讀書,供給與皇子等同。王嬸放心,我必會給他最好的。讓他快快活活過一生!至于妹妹,我也會給她尋門好親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