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活個千年萬年-《長姐》
第(2/3)頁
知道事情原委,李月姐心里說不出的滋味,既然感動,又惱火。
“你都出事了,還想我好不好干嘛,到時候我自另嫁了他人去,說不得,那才是進了福窩。”李月姐感動之余,又氣惱鄭典不顧自己,反倒是說起反話來了。
“喂,喂,喂。你這女人,進了我鄭家門,就是我鄭家人,還想嫁了傍人享富?我告訴你,這輩子你也別想了,不,不止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你都別想。”鄭典瞪著眼也是大叫。
“不想我嫁旁人,你就好好的顧著自個兒。活個千年王八萬年龜的,我便隨你千年萬年。”李月姐吼了回去。
墨風瞧著這情形傻眼了,這兩人倒底是吵架還是打情罵俏來著。他一光棍傷不起,于是起身出門。身后響起鄭典頗有些委屈的話:“行行行,媳婦兒說怎么就怎么,我就活個千年王八萬年龜。”
墨風咧了咧嘴。
……………………
淮安這場陳于兩族的田畝侵占案一直到開來的春耕才完全的定案完畢,而鄭典在拱衛司出來之后就一直撲在新稅制。到了春耕時期,新稅制已推行完畢。
朝延再頒布了幾條免稅令和墾荒令。免除了淮安新一年的田稅,對鼓勵墾荒,對墾荒的田地進行補貼和免稅措失。
如此種種,一條條的政令下來,逃難在外的百姓陸續返回家園。拋荒的良田又再一次被開墾了出來,麥芒似的稻秧苗破土而出,一片喜人景相。
尤其是河壩鄉這邊。袁家姐弟也回到了鄉里,開始帶著家里的佃戶春耕。并第一個開始提出了減租。吸引了許多無田的流民落戶河壩鄉。這一片便漸次的繁榮起來這是后話。
淮安的農業,在新稅制的推動下重新煥發生機。可以說,淮安這塊試驗田成功了,而鄭典也憑著淮安做的一切穩立于朝堂。再加上皇上對他的支持,便是別人再不服氣也耐何他不得。而接下來。朝廷必然要將新稅制等等措施頒布全國。
而隨之而來,新地主同舊士族之間的矛盾也越發的尖銳,朝堂上的內閣大臣們常常為了各自所代表的利益大打出手。
皇帝也是大玩均衡牌,一會兒支持這邊,對另一邊幾板子,一會兒又反過來支持另一邊,打這邊幾板子,到最后總歸是把自己的意圖執行下去就行了。
而這段時間的如意閑話也是格外的熱鬧,輿論的重要大家都知道,于是各派都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觀念和想法發表在如意閑話上面,當然也各有攻尖,文人們對罵起來,那全都是不帶一個臟字的,看得一干老百姓大呼過癮,而且佩服萬千,連帶著夫妻吵架之間,那罵人的話也文雅了很多,而最終樂呵的是如意閑話的老東家,笑哈哈,賺的盆滿盂滿。
而此時,做為功臣的鄭大人卻突然告了兩年的假,回家修墳祭祖外代照顧媳婦兒生產,總之突然間就從風頭浪尖上隱退了。
算是衣錦還鄉。
晴空如洗,碧水悠悠,孤帆遠影。
運河上的一艘貨船上,李月姐挺著五個多月的肚子,由王四娘同青蟬扶著,慢慢悠悠的在船上走動著,實在是坐太久了,要走動一下。。
這艘貨船是楊東城家的,榮延在淮安大肆掃貨,然后雇了楊家的船運貨回通州,通州那邊的鋪面子早就定好了,在姚家成衣鋪的隔壁,下個月,月寶兒同姚喜福就要成親了,兩家如今已是準親家,互相照顧著正好。
楊東城也在船上,他準備在通州這邊收一些東北的藥草以及皮毛,這兩樣在淮安大賣。
鄭典此時邀了楊東城,榮延在船頭喝酒。
“我全身就這么點肉和骨頭,這時候哪敢站在朝堂上,到時,可不夠士族派啃的,便是新興地主系,那也是想拿我當冤大頭,在前面頂著士族派,我真要有事,他們可不會管,還真當我是傻瓜不成,我反正該做的事情做完了,他們那些個斗爭,我一個刀徒出身的粗人玩不了,我還是玩我的衣錦還鄉比較實在。”鄭典咪著酒道,頗有些自得的道。
“那是,今天的如意閑話出來了,聽說言大人跟宋大人打了起來,言大人的胡子被宋大人揪掉了幾縷,而寧大人被言大人砸了一拳,誰也沒討著好,皇上生氣了,各罰俸一年,這再加上之前罰掉的俸,這兩人這官不是白當沒進賬的嗎?”楊東城好笑的道。
“這當官的,要真靠這點俸祿吃飯,那還不都得餓死,這些人家,誰家不都是良田千頃的,誰在乎這個。”一邊榮延嗤著聲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