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 封賞-《逆宋》
第(1/3)頁
雖然還未抓獲柴宗讓,但在眾臣心中,所有的事情也算真相大白,終于可以安穩些,不用擔心自己會受牽連。
在那些四出征戰的武將心中,安穩下來便要對征江南的有功之臣進行封賞啦。
這些將領,便連潘仁美在內,終日便是商議誰要封什么官啦,誰要得什么賞啦。
劉光義已先一步受封鐵騎軍主帥,靈州軍副帥王憲也充滿憧憬。
這日眾將射獵宴飲,正是酒酣耳熱之時,潘仁美舉杯到:“自征蜀中,征遼、嶺南、江南,曹太尉皆率軍從征,且每戰必勝。如今漢家江山盡復,依本帥看,曹太尉此時便不封王,也該得個國公。”
曹彬謙然一笑:“潘太尉謬贊,本帥能獲勝,全賴皇上廟算,不敢稱功。”
結束案子跟著出來放松的曹翰笑著接話到:“潘太尉怕不是自己想封王吧。”
“本帥要能做個使相,就心滿意足啦。”潘仁美說到。
曹翰反問:“使相與太尉有何區別?”
王憲也接了一句:“皇上向來重賞有功,連慕容德豐都封了郡公,似潘太尉這般早該封王啦。”
這話說到了潘仁美心里,還是王憲懂他,不過他仍是客氣到:“我怎敢在曹太尉面前居功?便是封王,也該曹太尉先受封。”
曹彬笑到:“依本帥看,封王倒不如多得些賞錢,人生何必要封王,好官不如多得錢哩。”
王憲不解,問到:“這卻是為何?曹太尉戰場拼殺,不就是為博個青史留名封妻蔭子么?為何卻連封王都不要?”
曹彬解釋到:“多得錢不就衣食無憂了么?何必讓子孫繼續在朝中?所謂伴君如伴虎,倘是后世的天子不如皇上這般圣明,朝局一旦有變,說不定性命都不保。便似宋王此次,若非皇上明察秋毫,恐九族已早被誅滅。”
“有了多的錢,買上萬頃土地,做個富家翁也比當王好得多;眼下皇上雖未有旨意,但也鼓勵經商,我等也可效仿陶朱公,販賣財貨做個員外,豈不逍遙自在?”
曹彬的話也有些道理,不過潘仁美不敢茍同:“曹太尉,任你再富有,一旦遇上戰亂,頃刻間便會化為烏有。”
曹彬駁到:“若有戰亂,朝中為臣也未必能自保,太尉不信,但看嶺南龔澄樞,江南張洎等輩,不是身死便為階下囚。銀子可以藏,但官位可藏不住。”
“家中有錢,手上卻無權,就是替人做嫁衣裳。”潘仁美辯到。
曹彬又要反駁,曹翰卻舉起酒杯:“照我說,看看死在吹臺山的齊王,我等能在此射獵宴飲便不錯了,該有何封賞,皇上自有圣裁,何須我等費心思去猜。來來來,還是先滿飲此杯吧。”
曹翰敬了酒,王憲跟著敬,其余將領爭相效仿,酒宴氣氛又熱烈起來。
將領們在猜測該封賞些什么,柴宗訓也沒閑著,與魏仁浦商議該如何進行封賞。
“皇上自御極以來,屢屢吊民伐罪,終于四海一統,卻僅封了嶺南郡公,以臣之見,此時正好將各軍統帥封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