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二五七 孝義世家-《逆宋》


    第(2/3)頁

    “回皇上,千人同桌,說的是義門陳氏禮義為先,孝道治家,滿門重義尚德。至今家有千余口同吃同住同下地。每日設廣席,長幼依次坐而共食,倘有一人因事耽擱,其他人必等他到來方才入席。”

    “而百犬同槽,那更是佳話。說的是陳氏蓄犬百條看家護院,共食一槽,一犬不至,其余九十九犬皆不食。原來陳氏柴扉旁,有一只老母犬,腳拐,眼瞎。每晚睡門樓之上,伴星斗,防匪人,盡其義也。老犬不至至,余犬便皆不食。”

    “相傳有一年,昭宗御駕親臨。帶來一百個只肉包子,放在犬槽內,群犬呼而相聚,各銜一只包子于口中,但見一條白犬,獨步槽前,口叼兩只包子走了。”

    “昭宗異之,遂率人尾隨其后,至一柴扉旁,見有一拐腳黃犬席地而臥,白犬將肉包子丟了一個給黃犬,眾犬方搖頭晃腦,有滋有味地啃動嘴里的包子,昭宗見狀,圣心大悅,稱道:真義犬也!”

    “皇上試想,犬不過畜生,哪有靈智?卻因陳氏孝義,久而久之連畜生皆受影響,真真天下第一家也。”

    “竟有此事?”柴宗訓說到:“那朕得去看看,不過如此孝義之家,卻讓其分家,豈非大傷人倫?”

    “皇上,”潘惟德說到:“陳氏現有丁戶千人,連同女眷,家仆等等算下來早已過萬,德安半縣均屬陳氏之地,如此對州縣威脅極大。”

    “江州知州特請旨以‘孝義傳天下’令陳氏分家,以陳氏孝義太盛,散至各地為孝義典范,教化鄉民為由,將陳氏分家。”

    “不好不好,”柴宗訓搖頭到:“既是如此孝義,何堪讓人分家?速召宋王,朕要與他再議此事。”

    趁著潘惟德去傳旨,柴宗訓找來義門陳氏相關奏折看了看,原來陳氏不僅稱天下第一家,更有不少子弟在朝廷為官。新任的戶部尚書陳象升,便出自義門陳家。

    如此孝義之家,就此分家太過浪費,當能好好利用一下,柴宗訓心中有了計較。

    趙匡胤匆匆進宮,這大半年皇帝基本不太理朝政,眼下又要征遼,他忙得可算是焦頭爛額。

    不過越忙他卻越高興,這大周天下雖幅員遼闊,說起來卻不過軍、民、財三事而已。

    皇上掌了軍權,民財之權卻牢牢握在趙氏父子手中。

    有權力才有安全感,所以雖然又添了不少白發,但趙匡胤卻甘之若飴。

    “未知皇上急著召臣有何事?”趙匡胤問到。

    柴宗訓反問到:“聽說你要將同住兩百四十多年的孝義陳氏分家?”

    “回皇上,”趙匡胤執禮到:“陳氏分家,對朝廷,對陳家都是利大于弊。”

    “究竟是何利弊?”柴宗訓追問到:“你與朕分析一下。”

    “回皇上,陳氏一門千余口同住一家,不論老幼鰥寡殘病,孝義是孝義了,然卻大大限制陳氏發展,倘是遇上豐年還好,一旦遇上災年,便‘舉宗食粥,雜以藻菜,以度歲月’。”

    “災年之后,只得春首于鄉閭剩余人家借貸四千斛,方得接食成,倍費二千斛息利。以此長往,何以生活?不能生活,又何以義聚?”

    “以至現今官府只好每歲春首接濟義門陳家,借給官粟二千石。俟冬收之日,一斗只納一斗,不要利息,方能勉強維持。”

    “一派胡言,”柴宗訓說到:“陳氏于德安立宗二百余年,想必田土應當置了不少,以地契至銀行為抵押,都能貸出不少錢來,何須官府接濟?況以現下人力,千人一同勞作,必勝于千人分開勞作。荒年間人丁不如陳家的其余鄉閭有剩余借貸,陳家卻舉宗食粥,這說得過去嗎?”

    “朕看是德安知縣,江州知州怕惹麻煩,所以才請旨分家的吧。”

    趙匡胤辯到:“皇上,他們也是忠心于朝廷,先前有博陵崔氏勾結朝臣謀反,眼下義門陳氏于江州聲勢浩大,倘有異心,必是地方一大患。”

    “人家孝義傳家,怎會有異心?”柴宗訓說到:“造反可是要掉腦袋的,老百姓只要日子過得好,誰愿意造反?”

    趙匡胤不以為意:“皇上,居安當思危,須得防患于未然才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