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 軍火販子-《逆宋》
第(1/3)頁
“皇上,”趙德昭仍是有擔憂:“如果全面義務教育,全國的學子都能讀得起書,都能上大學,將來朝中豈非人滿為患?如此之多的學子,朝廷也負擔不起。”
“小趙盡可放心,”柴宗訓笑到:“這學子錄取,可按一定比率,大學招收學子,各學科也可按比率分配人數。再說真到了那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行修改嘛。”
趙德昭又說到:“全國上千州縣,鎮村更是不計其數,國庫方經過與遼大戰,怕是很難負擔得起。倘繼續增加通貨膨脹,物價大幅上漲,必致百姓怨聲載道,恐有傷國本。”
慕容德豐插了一句:“雖物價上漲,但我聽說近半年來人工薪俸也漲了不少,總體應該是持平的吧。”
“慕容郡公,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趙德昭終于抓到機會秀一把優越:“從物價上漲,到人工薪俸上漲,可是有好一段過程呢。”
“以綢緞莊為例,倘生絲漲價,必致綢緞莊成本大增,然此時絲綢卻不能漲價,哪家綢緞莊敢先漲價,必先倒閉。”
“但長此以往,利潤大減,必有撐不下去的綢緞莊。當這些綢緞莊倒閉后,市面上綢緞減少,所謂奇貨可居,此時綢緞才會漲價。”
慕容德豐說到:“既是綢緞漲價,那人工薪俸也能跟著漲了吧。”
“還遠呢,”趙德昭嘚瑟到:“此時人工薪俸不降就不錯了,還想漲?”
“為何?”
“為何?那些綢緞莊倒閉之后,里面的幫工不得出來重新尋份工么?此等情況下,人力供大于求,不降工價的已屬良心,還想漲價?”
慕容德豐追問到:“那何時人工才會漲呢?”
“急什么,”趙德昭神在在到:“待市面上有人發現綢緞利潤居高不下,大舉入局,大肆招攬人工,此時人工供不應求,綢緞莊為盡快投入生產,必會高價請人,人工薪俸才會上漲。而這樣一個周期,至少在數年。”
“嘿嘿,”柴宗訓笑著鼓掌:“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沒想到小趙此時操盤銀行,已這般熟稔。”
“蒙皇上贊譽,臣愧不敢當。”趙德昭說到:“只是近年開運河、征遼,還有遠期的遷都,國庫早已不堪重負,義務學堂雖是好事,但臣懇請皇上為社稷計,能否暫緩?”
“皇上,”何輝執禮到:“說到錢,臣倒有個生財之道。”
“快快奏來。”
“回皇上,自火炮火銃制作出來,便有各國商賈愿高價采買,但皇上有嚴旨,所以臣一概拒絕。大多商賈被拒絕之后,便不再詢問,唯有東海外的扶桑國,一次次找臣,令得臣不厭其煩。”
“此次安州之行,臣已發現品相更好之鐵礦,以此造步槍,射程可達五百丈,比火銃更為輕便,臣已命造作局日夜趕制。目下各軍火銃已到了保養更換之時,不如趁此將淘汰下來的火銃販與扶桑人,賺回白銀來蓋學堂。”
這倒是個生財之道,不過柴宗訓對東海之外這個鄰居的歷史同樣不了解,也不知他到底有錢沒有:“據朕所知,扶桑不過蕞爾小國,如何供得起朕的學堂?”
“回皇上,”何輝說到:“臣聽聞來往客商議論,扶桑國境內發現一座特大銀礦,目下各方正為銀礦爭執不休,纏著臣買火銃的商賈,似乎是受扶桑朝堂委托而來。”
既然有礦,那就什么都好說了。柴宗訓喜到:“卿可約定時間,與扶桑商賈談談,看他愿意出多少銀子,倘價錢可以,就賣給他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