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七 為何讀書-《逆宋》
第(1/3)頁
淮南江北之行,果如樵夫所說,民眾送子讀書熱情高漲。楊延定事先就有準備,開辦了金陵文房四寶工場,按定額在每個學堂出售,防止有商號借機漲價坑害百姓。
這下柴宗訓徹底放心,回轉江南,準備開學儀式。
江寧有一所前朝創辦的應天書院,規模龐大,歷來皆非常知名。
應天書院本為官辦,楊延定只須將其更名為‘應天大學堂’,便成了柴宗訓三級教學中的大學。目前因暫無其他科目生源,暫時維持現有教學秩序。
為了能開設技術科目,楊延定重金從造作局挖來了江南籍的幾位名匠,暫且在應天書院做研究,根據江南地理編造教材,留待將來開設科目之用。
七月十六,剛剛過了中元節,整個江寧城仍沉浸在孝親思親的氛圍中,應天大學堂的學子陸陸續續來到操場,進行大學堂第一屆開學儀式。
能入大學堂的學子,都是已經過了州試,有一定學問的。大周規制,科考分為三級。第三級為州試,第二級為省試,第一級為殿試。
州試由各州舉辦,中者為舉人;省試為禮部舉辦,中者經吏部考核后便可為官,自唐以來一直以此方式科舉。
柴宗訓登基后,因常有科場出身的官員抱團在一起噴口水,所以便加了殿試。殿試合格可直接做官,無須吏部考核。
殿試雖真正在金鑾殿上進行,但柴宗訓極少主持,也未判過卷,實際主持判卷的仍是禮部或吏部的官員。不過名義上這些人仍然是柴宗訓欽點的,而且他也會親自宣布名次,由此這些人便都成了天子門生,師門就是皇上,不再對主考官稱門生,也算是打擊官員結黨的一個舉措吧。
柴宗訓站在學院門前高臺上,江南大小官員及學子跪下山呼萬歲。
“眾位愛卿平身?!辈褡谟栯y得的很正經。
“謝皇上?!?
皇帝親臨開學典禮,學子們比官員還要興奮,紛紛偷偷抬頭去望。
柴宗訓正好放棄了他的長篇大論,笑到:“眾學子看什么呢?看朕是不是有三頭六臂么?”
聽到這話,一干學生都笑了起來。
楊延定熟知柴宗訓脾性,并未阻止。特地趕來參加開學典禮的翰林學士馮平低喝到:“非禮勿視,爾等面對君上偷視已是無禮,如今竟還偷笑,哪有一絲學子的樣子?!?
“朕沒有三頭六臂,”柴宗訓說到:“朕也不過一普通人而已,原本翰林院給朕準備了一份振奮人心的講稿,不過那些都太虛了。今日朕只問一句,諸君為何讀書?”
一個問題讓在場安靜了下來。
為什么讀書?簡單,為了能吃上皇糧唄,不然還能為什么?
“回皇上,”一個學子跪下到:“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嗯,”柴宗訓點點頭:“這是實話,還有沒有哪個學子要回答?”
“回皇上,《大學》有云,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須從書中來。”
柴宗訓轉而問馮平:“不知馮學士當日為何讀書?”
“回皇上,”馮平淡淡答到:“為明事理。”
柴宗訓追問到:“只是明事理這么簡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