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一 構建西海秩序-《逆宋》
第(3/3)頁
“正好可以轉移其他地方參與工程建設啊。”
“每一項國策出臺,必須照拂到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方能安心推行下去。對于這兩地的老百姓來說,原本在家門口就能生活得不錯,卻因為一項國策要背井離鄉,前途難測,那老百姓能答應嗎?”
這句話簡直說到柴宗訓心坎兒里,不論什么國策,惠民是第一要務。
慕容德豐接著說到:“鋪設茶馬商道,看似的確勞民傷財要虧本,可這條商道策應著柔佛海峽安全,柔佛海峽對目前大周有多重要,趙行長不會不知吧。”
趙德昭駁到:“朝廷本已有堅船利炮,策應柔佛海峽萬全,再建茶馬商道,豈非多此一舉?”
“非也,”慕容德豐解釋到:“如今西北潘太尉連年用兵,已攻下西域大半,但在吐蕃卻很難寸進。吐蕃本與大理國接壤,若我屯軍邊境處,與潘太尉兩相夾擊,如此吐蕃故土便唾手可得。”
“倘能收歸吐蕃,其地西南兩面皆是高達萬仞的絕壁,常年冰雪覆蓋,有此天險,我西方邊境將再無憂矣。”
趙德昭還想反駁,但張開嘴不知道說什么。慕容德豐說的這些,都在他的認知之外,想駁卻無可辯駁。
柴宗訓順勢問到:“眾卿可還有不同意見?”
“皇上,”呂端說到:“臣以為,慕容郡公方略甚為妥當,若依此方略而行,可保西南百年無憂。”
柴宗訓滿意的點點頭,掃視一眼群臣:“誰還有話說?”
“皇上,”曹彬出班到:“臣愿率軍,隨皇上出征大理。”
此次出戰,迫擊炮打弓箭,步槍對長矛,結局已能預料,重要的是讓夷民歸心,曹彬向來軍紀嚴明,由控鶴軍出征自是再好不過。
“好,”柴宗訓說到:“曹彬聽旨,朕命你為征南大元-帥,統率麾下控鶴軍,隨朕收歸大理。”
“此次出征,因路途遙遠,尚不知歸期,仍命紀王監國,張齊賢為汴梁留守,賜金锏慕容德豐,賜呂端尚方寶劍,倘有不軌,可先斬后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