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七 合作社-《逆宋》
第(1/3)頁
新官上任三把火,醫理之事寇準不太通,但有現成的大理白藥,治療內外傷勢非常有效,何不大力推廣?
于是寇準上書一封,懇請在大理白藥的原產地大理州和百越州大肆采買原材料,多制成藥,推廣全國。
大學士呂端看到奏折,當即批閱后轉呈柴宗訓。
按大理白藥的需求量和現在的生產技術,現有的原材料遠遠不夠,柴宗訓忙將呂端和寇準召來商議。
“朕欲在大理州和百越州劃出一塊地方來,專以用來種植和豢養大理白藥所需藥材,兩位卿家以為如何?”
“皇上,臣以為大善,”寇準說到:“臣查過地方志,此二州大山綿延不絕,土地貧瘠,偏偏氣候極適宜大理白藥所需藥材生長。如此一來,朝廷得到了藥材,兩州百姓增加了收入,實是大善之策?!?
呂端也跟著說了句:“皇上,臣也以為極善?!?
“既如此,”柴宗訓大手一揮:“那擬旨吧?!?
寇準執禮到:“臣叩謝皇恩。”
“慢著,”呂端說到:“皇上,既是劃出地方來,是由朝廷經營,還是地方上貢?倘朝廷經營,是派差役,還是征發民夫?若地方經營,每年須向朝廷上貢多少?多余藥材醫保司如何采買?”
呂端執政經驗畢竟要豐富得多,一項藥物從原料到制成再到推廣全國,不是一個圣旨發下去就能了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