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一 課稅-《逆宋》
第(2/3)頁
你讓我拼命是為了其他人過得比我更好,對不起,現在是封建時代,我做不到。
楊延定反駁到:“趙行長,我贊同你所說,趙匡美沒有貪贓枉法,沒有強取豪奪?!?
“可當他的規模到達一定程度后,便形同于強取豪奪?!?
“就以織布為例,先前我在江南之時,便做過深入調查。”
“開一個十人的織布工場,對比開一個千人的織布工場,雖然啟動時需要的錢少得多?!?
“然而真正運轉起來,一千人的織布工場,所需的成本攤薄下去,比十人工場實在少了太多。”
“所以一匹布,十人工場需要一元錢才賣得起,而千人工場五角就可賣。”
“如此下去,十人工場定然就是倒閉?!?
“倘是有一定家資,虧了也就虧了。倘是窮盡積累,甚至還有借貸,這樣老百姓還能活下去嗎?!?
“而千人工場則會越來越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一匹布的價錢是貴是賤,最終將由他們說了算?!?
“楊大人多慮了,”趙德昭打斷楊延定:“朝廷有反壟斷律法,倘工場一家獨大,最終必受到律法嚴懲?!?
楊延定說到:“嚴懲又如何?錢進了國庫,百姓并未享受。而且這不是錢的事,而是社稷的機會在減少,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當貧富差距到一定程度,貧者揭竿而起,社稷動蕩,那些富者的財富同樣也會被剝奪?!?
“為了社稷千秋基業,必須現在就有所行動?!?
慕容德豐聽了半天,這才開口問到:“楊大人,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楊延定說到:“社稷若要穩固,老百姓須得有起碼的保障?!?
“以下官之見,當對那些富者課以重稅,將此稅收全部投入于醫保司,義務教育司,以及修繕各地道路橋梁。”
“此即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慕容德豐思慮一陣:“這倒是個好辦法,起碼讓百姓在出行,看病,教育方面沒有后顧之憂,如此他們才能放心的自己去創造更多機會。”
“不可,”趙德昭說到:“倘課以重稅,誰還愿做千人工場?如果都是十人工場,那豈非大大的浪費人力物力?”
“且原本規?;a出的成本很低的布匹,老百姓可以以更便宜的價錢買到?!?
“為何要用那種小規模成本高的東西充斥柜臺,讓老百姓花更多的錢采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