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 皇帝的打算-《崇禎聊天群》
第(3/3)頁
崇禎皇帝之所以選擇只帶新軍出征,要消滅皇太極于虎皮驛,就是要借此為他自己,也為新軍立威。畢竟大明的內(nèi)政還沒有完成全面革新,很多地方,比如鹽政,關(guān)系巨大。剛才他對盧象升說得這番話,其實也是對大明國內(nèi)其他人說的,這是他的誓言,誰要敢跳出來鬧事的,盡管跳出來試試!
而只帶新軍前去,就是因為新軍是他一手組建,這支新軍,是殲滅奴酋的軍隊,是天下強軍。有這個依仗在,必定能震懾大部分人的心思。
之所以這樣做,他其實并不想在國內(nèi)殺得人頭滾滾。大明如今正在擴張之際,要和西夷爭奪全球霸權(quán),大明的人絕對不嫌多!能有抄家滅族資格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丟出去和西夷博弈,為華夏文明的傳播,絕對能出力不少。
這時候的大明,雖然是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可要是放眼全球,那這點人數(shù),還是不夠用的。解決了糧食問題,就該大力鼓勵生育了!
崇禎皇帝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有點想遠了。收回思緒后笑了笑,便進入聊天群,發(fā)號施令去了。
傍晚時分,滿清皇帝皇太極領(lǐng)著兵馬如期到達了虎皮驛。頓時,小小的虎皮驛,幾乎擠滿了人。人聲鼎沸,是為虎皮驛最為熱鬧的一天。
皇太極還沒來得及歇口氣的時候,鰲拜右臂包扎著,鮮血透出,卻渾然不覺,快步進去御營,單膝一個打千,帶著一絲疲憊,大聲稟告道:“陛下,奴才不辱圣命,探知遼陽依舊在我大清手中。”
皇太極一聽,心中頓時一松。不過想起一事,又連忙問道:“明軍百門紅夷大炮,還沒有把城墻轟塌?”
鰲拜聽了,臉上露出一絲慚愧之色,低頭回答道:“奴才領(lǐng)百余騎探馬,拼死廝殺,可也只能望見遼陽城頭,就不得不退回了。明軍的紅夷大炮,部署在城南,奴才并未得見!”
他挑選出來的精銳探馬,都是打著戰(zhàn)死的決心去的。損失超過了一半多,實在無力再進,如果不及時撤退的話,他都怕沒人會來報信,因此看到遼陽城頭,還是大清守軍,就連忙撤退了。
這時候的他,雖然自認為是大清第一勇士,可面對蜂擁而來的明軍夜不收,見識到了這些明軍夜不收的英勇之后,不得不承認,野外斥候戰(zhàn),大清不會是明軍的對手。當然,要是豪格沒有把兩黃旗精銳帶走的話,他還是覺得有一搏之力的。
皇太極聽了鰲拜的答復(fù)后,看看他的傷勢,心中微微嘆息。他知道,鰲拜也肯定是盡了全力。于是,他稍微有點關(guān)切地吩咐道:“下去吧,把傷勢重新包扎一下,不要留有后患!”
“奴才遵旨!”鰲拜聽了,才站了起來,躬身后退后離去。他的步伐,也不似以前那樣大步而行,顯然是疲憊不堪了。
皇太極沉默片刻,便走出御營,登上虎皮驛的城頭,借助夕陽的最后一絲余暉,眺望遼陽方向。
此時,在他的視野中,還能隱約看到大清探馬的蹤跡,在為虎皮驛警戒著。
雖然沒有看到明軍夜不收的身影,可皇太極心中卻還是嘆了口氣,明軍的強勢,比他預(yù)料的還要強。此戰(zhàn)事關(guān)大清之存亡,能不能贏,他心底真是一點把握都沒有。
今天或者是看不到明軍夜不收的身影,可這都是大清探馬用他們的生命在捍衛(wèi)著虎皮驛這邊的安寧。可明天呢,說不定,明天早上的時候,明軍夜不收就會出現(xiàn)在虎皮驛周邊了吧!
由于明軍夜不收的強勢,遼陽那邊的情況不能實時掌握,這讓皇太極很是憂心。邊上陪著的濟爾哈朗也明白他的擔心,便開口奏道:“陛下,明日一早,臣領(lǐng)先鋒當先開路,探明情況回報后陛下再做出決斷!”
皇太極聽了,轉(zhuǎn)頭看了他一眼,不過卻是搖搖頭,沒有同意道:“正白旗和鑲白旗的大半兵力都在朝鮮,兩黃旗的精銳又被豪格帶走,如今我們手頭的兵力不多,不能再分兵了。是死是活,大清是存是亡,就看朕領(lǐng)軍的全力一擊,希望阿敏那邊能保存有實力,配合朕來個里應(yīng)外合,一舉擊潰明軍。”
大清雖然拿出了僅有的存糧,可糧食也不多,不支持久戰(zhàn)。兵少糧少,皇太極的選擇并不多。
濟爾哈朗聽了,便沉默不語,臉色沉重地看向遼陽方向,也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
------
ps:評價一本書的好壞,最主要的指標就是訂閱。編輯給出推薦的依據(jù),也是訂閱,一直想要補個強推卻未得,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能支持下正版,來起點訂閱下本書,謝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