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一派宗師-《崇禎聊天群》
第(2/3)頁
科舉制度在大明朝成化年間,又出現了一個較大的變化,就是八股文的出現。由多名大臣建議,最終在前代人的基礎上形成了對格式嚴格要求的八股文。
這個八股文出現的目的,是為了方便閱卷,盡量減少人為地評判那個時候考試時候文章的優劣。這種形勢的要求,哪怕到了后世,其實也是存在的。比如后世的論文,還有一些公文,都是有具體要求的,只是沒有像八股文那么嚴格。
八股文的出現,也是深刻改變了大明讀書人的科舉相關。
而如今,應衍圣公的提議,崇禎皇帝已經拍板定論,科舉要加入科學技術知識的考試。如此一來,科舉制度便又到了一次重大變革的時候,這點,毋庸置疑。
文官們正在想著這個大變革的時候,崇禎皇帝卻又已經在說話了。就聽他嚴肅地對著底下臣子說道:”雖然已經定了科舉加入科學技術知識,但是,考慮到如今的現狀,朕決定,今年開始,只是縣試、府試增加科學技術知識的內容。其他級別的科考暫時不變。等明年之后的童試,增加科學技術知識的考試,后年之后的鄉試,再增加科學技術知識的考試,如此類推。欽此!“
鄉試開始的科舉考試,是每三年才舉辦一次的。這也就是說,那些秀才級別的,考舉人以及之后的考試,還有不少緩沖時間。崇禎皇帝之所以這樣做,并不是怕秀才造反。不是有句話說了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他是考慮到,科學技術學識的推廣,之前并不是強制,除了在童校的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直接開始往考試內容里面加科學技術知識,有點說不過去。也因此,就只有童校那些學生,在縣試、府試的考試中強制考試科學技術知識而已。
隨著這一次的朝議之后,一切皆有定論。如此一來,在縣學、國子監等等官方機構中,就要正式開始學習科學技術知識。三年之后再考試,也算是給了學習的機會。
這個道理,這些底下的臣子基本上都明白。因此,當崇禎皇帝一說完之后,明白皇帝并不激進,便在首輔溫體仁的帶領下,躬身附和回應。
有了衍圣公的站臺,又給了天下讀書人一個緩沖的機會,相信科學技術知識的正式官方化將不再有大的阻礙。崇禎皇帝心中這么想著,心情很好,便對衍圣公微笑著說道:“孔卿今日明辨是非之舉,定會為后人所稱頌。如若不信,拭目以待!”
“陛下所言,折煞微臣了。”衍圣公一聽,連忙恭聲回奏道:“微臣只是據實而言,實話實說而已!”
聽著前面君臣兩人有點惺惺相惜地對話,那些屁股開花的文官,一個個都在心中罵開了。早知道這樣的結局,還不如等到衍圣公說完再有動作。那樣一來,一聽衍圣公的話,也不至于再沖出來了。都是那孔德斌、馬得利鬧的,這筆賬,非得記在他們兩人的頭上不可!
今天,丟人丟大了!
而此時,孔德斌、馬得利兩人心中也叫苦不已,他們兩人也挨了屁股打。因為衍圣公的變節,因為他們這一大批人的廷杖,導致原本以為必然會激烈的正邪之辯,成了一面倒的局面。或者說,想反對科學技術學識推廣的人,壓根就連浪花都泛不起一朵。
看看那些同樣挨屁股打的同僚,看著他們眼里盯著自己的怨毒眼神,不管是孔德斌還是馬得利,都知道這下得罪死同僚了,還是將近兩百來個,完了,完了,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后宮,周皇后從早上起床,送崇禎皇帝去上朝時,就已經開始擔心。哪怕崇禎皇帝臨走時,再次安慰她,也沒法讓她寬心。太子之位好不容易定下,如今又出現了影響太子的大事,她很想知道,早朝的情況,到底會怎么樣?
周皇后還是很守規矩的人,雖然很關心,卻也沒有派人去前面打聽消息,只是不安地等待。一直等到,宮外忽然傳來此起彼伏地慘叫聲。
“娘娘,這是陛下在行廷杖,估計受罰的官員還不少。”有經驗的內侍只是那么一聽,就稟告道。
周皇后一聽,心中就更是緊張了。聽皇上的意思,明明那么有把握,怎么一轉眼,竟然都開始廷杖官員了。這么瞧著,豈不是事情鬧得很僵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