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認罪-《宰執(zhí)大宋》
第(1/3)頁
董文慶壓制著心中的恐懼,面色從容的道:“鐘通判這故事講得當真不錯,可是查案要講求真憑實據(jù)!”
鐘浩微笑道:“這個自然,證據(jù)本官馬上就要講到了!”
“首先本官可以確認華知縣不是死在今天清晨,而是昨晚。因為本官發(fā)現(xiàn)華知縣留出的血已經(jīng)干涸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其實血跡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若是華知縣真的死于寅正三刻之后,而現(xiàn)在只不過剛到辰正時分,還不到兩個時辰,而且房內(nèi)并不通風,天氣也不是太熱,血跡絕不會完全干涸。但本官到華知縣房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華知縣流出的血跡已經(jīng)完全干涸了,這就是說,華知縣的死亡時間絕對已經(jīng)超過了四個時辰。
因為血跡要想完全干涸,至少需要四個時辰以上的時間。若是大家不信,可以當場做個實驗,殺一只雞,將雞血灑在房內(nèi)里看看,就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了。所以,本官斷定華知縣的死亡時間應該是昨晚。”
齊夫人聽到鐘浩斷定華知縣是昨晚死的,不由的身子一晃。
鐘浩冷冷的看了齊夫人一眼,接著說道:“若真的是夏人奸細殺了華知縣,那為什么昨晚齊氏不報官呢?只這一點,便說明齊氏今早在說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jié)能說明齊氏在說謊,因為我發(fā)現(xiàn)屏風后面的馬桶中的便溺之物,足足有半桶之多。若是昨晚齊氏跟華知縣睡下,那么便桶內(nèi)的便溺之物絕對不會這么多。因為人在睡覺時,新陳代謝會變慢,排泄物也會比不睡覺時減少很多,正常人一晚最多也就起夜三四次,便溺之物絕對不會如此多。所以,我認定她今早出去時說華知縣在睡覺,一定是說謊。
而今早齊氏若無其事的其佛堂禮佛,寅正三刻卻還傳出華知縣的聲音。那么事情就很明顯了,必定不是齊氏自己殺了華知縣,而是串通別的男人謀害的華知縣。而二人昨夜殺了華知縣,二人一定很害怕,兩個人一定昨晚一夜不曾安眠。或許還會因為緊張而口渴,口渴便會喝水,喝水多了,便溺之物自然會多很多。這半桶之多的便溺之物,估計是齊氏和兇手一晚未睡而遺下的,不然定不會如此之多。”
曹縣尉聽了鐘浩的話點點頭,認為有一些道理,不過還是繼續(xù)問道:“那為什么你能斷定這個男人就是董文慶呢?”
鐘浩笑了笑道:“因為他個高!”
曹縣尉不禁一怔。
鐘浩隨即向張知縣,也是向眾人解釋道:“本官在檢查華知縣刀口時,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口是從上往下刺入胸口的,而且以創(chuàng)口的情形判斷,兇手是正手持刀刺入華知縣胸口的,這就清楚的說明這個刺殺華知縣的人個子一定很高。
若是比華知縣矮的人正手持刀刺入華知縣胸口,刀口的情形應該是從下往上。因為華知縣本身身材就高,而齊氏身材并不甚高,所以這兇手必定不是齊氏,只能是這個個子高的男人出手。而林府之中個子比華知縣高的人,似乎只有董文慶了。”
鐘浩頓了一頓,繼續(xù)說道:“而且剛才我問過崔都指揮使了,這今年華知縣在平西軍的幫助下,拿獲的這一批夏人奸細時,為安民心,縣衙對外說的是將他們一網(wǎng)打盡了。而知道這伙夏人奸細有漏網(wǎng)之魚的人很并不多,只有縣衙的幾個屬官和平西軍的幾個首腦。而董文慶幫華知縣參贊過公務,恰巧知道這些夏人奸細有漏網(wǎng)之魚。是以在刺殺了華知縣后,特意寫上‘報仇雪恨’的字樣,讓人以為是仇殺,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夏人奸細。孰不知,正是因為此,本官才覺得疑點重重的。這董文慶有些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綜合而看,個子很高,能進齊氏房間,還能在華知縣毫不防備下出刀行刺,而且知道夏人奸細有漏網(wǎng)之魚,這幾樣條件都符合的,除了董文慶,似乎沒有別的人了!”
鐘浩說到這里,朝著董文慶大喝道:“董文慶,你還不認罪嗎?只憑這些疑點,本官對于動刑,便無可厚非。須知五木之下,必有所出,你是愿意現(xiàn)在就認罪,還是受刑不過再認罪?!”
董文慶聽到鐘浩的分析,再也沒有先前的從容,一臉頹然的道:“想不到我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設計,竟然在鐘通判眼中處處是破綻,唉,罷了,罷了!”
齊氏聽完鐘浩絲絲入扣的分析,也自知難以隱瞞了,不由的癱坐到地上。
………………
這案犯二人心里防線已破,剩下的審問就很容易了,在鐘浩的審問下,案情很快水落石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