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認罪-《宰執(zhí)大宋》
第(2/3)頁
原來這華知縣以前家境貧寒,齊氏出身大戶人家,卻不嫌他家貧,委身下嫁于他,又請父親資助他的學業(yè)。在華知縣落魄之時,對他不離不棄,伴他寒窗苦讀。
沒想到華知縣做官以后,對齊氏卻越來越疏遠,自從娶了侍妾馮氏之后,更是很少去齊氏房中……
齊氏正值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年紀,恰是如狼似虎的時候,不由的寂寞難耐。自從董文慶來了以后,一來董文慶本與齊氏就是親戚,二來董文慶確實也是風~流倜儻,一表人才。齊氏也算風韻猶存,又經(jīng)常接濟董文慶,一來二去,二人便勾搭成奸。
本來華知縣就對齊氏不甚關心,這正好給了二人方便,二人便借著禮佛之機,經(jīng)常在佛堂幽會。
只是前幾天,華知縣突然發(fā)現(xiàn)了董文慶送給齊氏的貼身香囊,雖然沒有立即懷疑到二人頭上,可是卻也起了疑心。
董文慶和齊氏怕華知縣遲早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奸情,便偷偷商議,最終下定決心殺死華知縣,以便二人可以廝守在一起。并且華知縣這些年為官,也積蓄了不少錢財。殺了華知縣,這些家財自是歸齊氏這個知縣遺孀所有,這些銀子足夠他們二人一輩子花用。齊氏還想著到時把華知縣的侍妾馮氏發(fā)賣了,以解心頭之恨。
于是,昨晚齊氏故意去將華知縣叫到自己房中來,說商量一下給朝中某位大人賀禮的事情,卻借機讓董文慶把華知縣殺害了。
事情的經(jīng)過和鐘浩推測的并無二致,基本沒有太大出入。
鐘浩聽完兩人的供述,不由的唏噓,這齊氏怕是精明強干慣了,雖是伴著華知縣寒窗苦讀捱出來的,可是怕是事事凌駕與華知縣之上,才惹起的厭惡。這點從華知縣喜歡姿色并不出眾,性格卻極度溫婉的侍妾馮氏這件事情上,就可見一斑。
唉,真是可憐又可恨啊!
………………
當下鐘浩審完之后,讓齊氏和董文慶畫押之后,隨即讓曹縣尉把這兇手齊氏和董文慶收監(jiān)。
這一縣知縣被刺,不是小事兒,這可是影響很大的事情。
好在鐘浩迅速審明了案情,抓獲了兇手。
不過這對于兇手的處置,他們卻沒有擅自做主。如此惡劣的案子,怕是朝廷要特別對待,很有可能把這兇手押送到東京去明正典刑。
鐘浩對于兇手的處置并沒有置喙,雖然審明了案子,卻并沒有立即判決。當然,嚴格說起來,他這通判也沒有刑名判決的權力。鐘浩只是把這案情詳細的寫明了準備上奏朝廷,當然這奏折上也讓曹縣尉和徐推官一同具名了,等回到麟州,讓張知州也一同具名之后,以州衙的名義發(fā)出。
至于這銀城縣衙的事情,便暫時由曹縣尉署理。好在銀州縣城只是個邊地小縣,這縣里事情并不是太多。就算有事兒,也大都是跟行伍有關的,還有平西軍都指揮使崔峰在這,沒了知縣倒是不太影響這縣里的運轉(zhuǎn)。當然,至于這銀城縣的安排,其實鐘浩也是無權置喙的,他這個通判的權力還沒有那么大。
審完了案情,鐘浩便算交了差了。
這時,已是時近中午,崔峰和曹縣尉便去了縣衙附近酒樓設宴款待鐘浩和徐推官他們一行。
不過如今林知縣新喪,鐘浩他們這些人自然不好大張旗鼓的飲宴,是以都沒有喝酒水,只是以茶代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