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月初,京城,太和殿。 “皇上,平武侯來報,我水師將士已于二月中旬成功攻陷了對馬島,活捉寇首山海光孝。” 今天是七日一次的大朝,李云天雙手捧著一道公文,來到殿前遞給了一名內(nèi)侍后沉聲斌稟告,“山海光孝提供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本應(yīng)該被倭國國王處死的陳光宗竟然還活著,而且就生活在倭國的九州島上,實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竟有此事?”正統(tǒng)帝聞言眉頭頓時微微一皺,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當年幕府將軍曾經(jīng)派人送來了“陳光宗”的人頭。 大殿上的文武官員聞言也紛紛感到震驚,不由得暗中對視了一眼,誰也沒有想到山海光孝竟然會有陳光宗的消息。 “豈有此理,倭國國王竟敢欺瞞朕,實在是可惡之至,難道他把朕當成了三歲的孩童戲耍于股掌之中?”在眾臣的暗自猜測中,正統(tǒng)帝看完了秦昆所上的奏報后不由得勃然大怒,一把將手里的公文扔在了地上,怒氣沖沖地道。 山海光孝不僅招出了陳光宗在倭國的住所,更重要的是還拿出了兩人的書信往來,請朝廷辨認是否是陳光宗所寫,陳光宗當年的認罪的供狀還在刑部的庫房里放著。 “來人,調(diào)取陳光宗的供狀,比對兩者的筆跡。”隨后,正統(tǒng)帝沉聲下達了詔令,他要搞清楚與山海光孝來往的書信是否出自陳光宗之手,陳光宗出身富貴自幼就有名家教他書法,故而能寫一手好字。 刑部的人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去庫房把陳光宗的供狀調(diào)了出來,像兩淮鹽道這種驚天大案刑部庫房自然有存檔,以備將來查詢。 “回皇上,經(jīng)過臣等的查驗,書信和供狀上的字體為同一人所寫。”在正統(tǒng)帝的示意下,翰林院的翰林們在殿前比對了山海光孝提供的書信與陳光宗供狀上的字體,經(jīng)過一番低聲商議后,翰林學士來到殿前鄭重其事地躬身稟報。 轟的一聲,大殿上頓時一陣騷動,現(xiàn)場的文武百官相信那些翰林不會貿(mào)然下這個結(jié)論,這豈不是意『『『『,m.▽.c◇om味著倭國戲耍了正統(tǒng)帝,隨便找了一個腦袋來濫竽充數(shù)? “膽大包天,竟敢欺瞞朕,實在是罪無可恕。”正統(tǒng)帝聞言冷笑著道,隨后望向了李云天,沉聲下達了詔令,“忠王,朕任命你為東征倭國的統(tǒng)帥,務(wù)必要把倭國一舉攻克。” “臣遵旨。”李云天聞言眼前亮了一下,隨后躬身應(yīng)了下來,他等了這么些年如今終于可以征討倭國了。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聞言不由得詫異地對視了一眼,很顯然對倭國出兵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榱耍l也沒有預料到正統(tǒng)帝如此快就定下了出兵的決定。 尤為重要的是李云天竟然沒有提出反駁意見就很快就接旨,這意味著這次對倭國出兵將無法避免實在是顯得有些倉促,但轉(zhuǎn)念一想這又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倭國欺騙了正統(tǒng)帝自然要受到懲罰了,只不過懲罰過于嚴厲。 如果擱在以往,肯定有那些沽名釣譽的官員跳出來以民生為由希望正統(tǒng)帝止戈為武,不要開啟戰(zhàn)端。 可如今事情涉及到了李云天,李云天的口才可是非常厲害,嘴皮子工夫在大明文官中首屈一指,因此誰也不想自找麻煩以免自取其辱。 尤為重要的是,因為倭寇的事情眾臣都對倭國沒有好感,誰這個時候為倭國話擺明了是想受到大膽上文武官員的圍攻。 隨著正統(tǒng)帝征討倭國圣旨的下達,京城的勛貴們頓時忙碌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