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6章 少府之重-《大元宰》
第(2/3)頁
正當(dāng)陽毅思慮起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時,夏氏一語,總算是解開了陽毅心中的疑惑。
“既無不順心,二郎因何起分門別戶之欲?”
就見夏氏滿帶疑惑的發(fā)出一問,眉宇間,竟還稍帶上了些許忐忑。
“若吾有何處不妥當(dāng),二郎自可直言便是;何以分門別戶,徒惹物議?”
聽到這里,陽毅才恍然大悟,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腦門。
“原來是這事兒……”
夏氏要不說,陽毅自己都快忘了。
——先前,陽毅還沒認(rèn)清朝堂局勢,天真的以為是劉盈、呂雉、朝堂三足鼎立。
自己屬于劉盈陣營;呂氏外戚、周呂部舊都是呂雉的小弟;父親陽城延,則天然屬于外朝朝臣陣營。
彼時,陽毅為了避免父親陽城延的政治陣營畫上疑點(diǎn),就曾向老爹提議:自己分家別戶,好讓陽城延和自己這個身為‘皇黨分子’的兒子撇清關(guān)系,免遭陽城延所在的外朝陣營,以及呂雉身后的呂氏外戚、周呂部舊所猜忌。
畢竟陽城延所在的位置,分量實(shí)在是大了些……
——少府卿!
或許此時,在漢室中央貧困、乏力的現(xiàn)在,‘少府’的能量還不那么明顯;
身為少府卿的陽城延,充其量也不過是主建長安城的總工程師。
但若是看看之前的秦少府,以及陽城延之后的漢少府都是什么樣,就不難理解‘少府’這個位置在封建皇權(quán)時代、在三公九卿政治體系中的地位了。
先說秦少府,為后人所耳熟能詳?shù)?,正是在二世繼位、天下大亂之際,險些力挽狂瀾,保嬴秦江山不絕的秦將——章邯!
彼時,陳勝吳廣于大澤鄉(xiāng)起義,關(guān)東舊六國之后紛紛起兵響應(yīng),戰(zhàn)火幾乎是一夜之間,便燃及整個天下!
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亂況,秦廷手中可依仗的軍事力量,卻是捉襟見肘……
——曾在始皇帝嬴政的帶領(lǐng)下掃滅六國,一匡天下的大秦銳士,其中有足足三十萬,都被部署在了北方長城一線!
另有足足五十多萬,更是早在始皇帝年間,就被征越大將任囂、趙佗帶走,到五嶺以南,征討百越之地。
遍地戰(zhàn)火,諸侯并起,咸陽卻無多少可用的兵力,該怎么辦?
便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秦奸趙高,做出了其一生當(dāng)中,幾乎稱得上是最明智的一個決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