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7章 分門別戶-《大元宰》
第(2/3)頁
彼時,陽毅眼中的朝堂,是涇渭分明的三方:外朝,東宮,以及未央宮。
外朝想把控朝政,架空君權(quán);
東宮呂雉想大權(quán)獨攬,做千古第一女帝;
未央宮的天子劉盈,則想君臨天下,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皇帝。
但后面發(fā)生的事,顯然讓陽毅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己有多天真。
如今的朝堂,遠非‘三足鼎立’這個詞,就能解釋清楚的。
外朝、劉盈、呂氏外戚等各方的傾向、訴求,以及彼此之間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紐帶,本就足以讓人頭大;
再加上呂雉這么一個‘雙面人格、雙面訴求’的太后,更是讓朝堂的格局變得百般復(fù)雜,宛如錯亂的毛線球!
在這種情況下,陽毅分門別戶,和老爹陽城延劃清界限這事,就要重新捋一捋了。
老爹陽城延,身少府之責(zé),處朝臣陣營,個人更傾向于中立,以促成朝堂的安穩(wěn)。
對于皇帝劉盈,包括陽城延在內(nèi)的整個外朝,都是有心效忠的。
至于將長子陽去疾派去東宮,則是陽城延為了避免陽毅這個‘皇黨分子’的存在,會讓人以為少府已經(jīng)為劉盈所掌控,從而使呂雉、劉盈母子二人之間出現(xiàn)嫌隙,才做出的安排。
大概要表達的意圖就是:我大兒子給太后做事,二兒子在陛下身邊伺候,太后、陛下我都效忠,誰也別想往我身上潑‘離間天家母子’的臟水!
這樣一來,陽毅再欲蓋彌彰的分門別戶,做出一個‘和老爹陽城延劃清界限’的姿態(tài),就顯得有些虛偽、做作了。
——分門別戶而已,又不是斷絕父子關(guān)系……
即便陽毅真的憑借分門別戶,讓陽城延避免了‘傾向于皇帝劉盈’的陣營疑點,也還是沒用。
因為沒了陽毅這個二兒子,陽城延還有陽去疾這個大兒子呢!
大兒子陽去疾,已經(jīng)被陽城延派到了太后身邊。
如果陽毅幫劉盈,就會讓陽城延被貼上‘皇黨’標(biāo)簽,那長子陽去疾幫太后做事,豈不還是會讓陽城延貼上‘太后心腹’的標(biāo)簽?
政治標(biāo)簽這種東西,可不是那么好貼的~
想明白了這些,陽毅便認(rèn)識到:自己是否分家別戶,跑到外面單獨住,好像區(qū)別都不是很大。
甚至可能不出去住,還會更好一些,免得節(jié)外生枝,給外人落下一個‘陽家父子不合’的口實。
但看著眼前面帶疑慮的母親、目光中暗含委屈的兄長,陽毅還是暗自搖了搖頭,下定了決心。
“回母親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