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獻策-《顧盼成歡》
第(3/3)頁
老太太下不定決心支持女兒和離,也只是怕她將來尋不到合意的依靠,可若有這樣一個可靠之人,見異思遷的常進州自然就不再被她放在眼里了。
顧青未所說的至純至孝之人,老太太自然是知道的,還曾因此人而唏噓過。
清河縣有一戶姓周的人家,家中父親是位老秀才,在縣里開了間私塾,教些小童識字。
周秀才家中只有一個獨子叫周謹之,自幼就十分聰慧,被周秀才寄予厚望,只盼他能好好讀書將來光宗耀祖。
周謹之也確實沒辜負周秀才的期望,于讀書上十分刻苦勤奮,十二歲中了秀才,十五歲考中舉人,苦學幾年之后更是以弱冠之齡考中了二甲進士,名次還頗為靠前,后來又考了庶吉士,只待三年之后或進翰林或外放為官。
庶吉士出身的官員,無論是進了翰林院還是外放為官,升遷都比其他人要快許多,周謹之的前途自然可期。
周謹之有一名自幼就訂了親的未婚妻,因那些年他一直埋頭苦讀無暇成家,所以一直到他中了進士才商量著成親之事。
可這周謹之有才學,運道卻不怎么好。
親事才開始準備,周秀才就因兒子功成名就太過高興之下多喝了幾杯而再也沒醒過來,身為兒子,周謹之自然是要替父親守孝的,別說親事要停下了,還必須立即丁憂。
周謹之那未婚妻子家倒也是通情達理的,雙方約定了只待三年孝期一滿,兩家便重提婚事。
好不容易出了孝期,不曾想,周謹之的母親卻又得了急病突然去了,這才剛出了父親的孝期,周謹之又得繼續(xù)為母親守三年孝。
第(3/3)頁